实景剧《江孜印迹》昨日首演 演出将持续至今年9月30日

2020-03-03 00:12:42 来源:江孜县政府新闻网_日喀则市_西藏 作者:西藏商报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1.jpg

本网消息 “《江孜印迹》是一部话剧作品,全剧分为《山的印迹》、《光的印迹》、《盛世印迹》、《英雄的印迹》以及《不落的太阳》五个篇章,从江孜古城的起源、发展、繁荣到抗击外敌入侵,直至西藏和平解放、江孜迎来新生为演出内容。”据日喀则市江孜县旅游局副局长格桑达娃介绍,作为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积极探索,《江孜印迹》是西藏首部县级层面的实景剧,项目总投资5000万。

演出

6月15日21时30分,大型原生态实景剧《江孜印迹》在日喀则市江孜县达玛风情园内拉开了帷幕,美轮美奂的灯光、精彩的剧情、气势宏伟的舞台背景,赢得了在场观众阵阵喝彩与掌声。整场演出时间约1小时,150名主要演员及150多名群众演员共同奉献了一台高海拔实景剧演出。

抗英跳崖英雄掀起剧情高潮

《江孜印迹》实景剧以海拔4020多米的江孜达玛场为场地,利用宗山、白居寺、罗布山为背景,展现了江孜传统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歌舞、藏戏及宗山抗英事件。随着背景音乐的响起,场下观众立即安静下来,演出进行至英雄跳崖的一幕时,台下群众心情紧张到了极点,被这位抗英英雄的故事所感动。该剧的主要角色包括朗萨姑娘、诉说的老者和抗英中跳崖英雄的角色等。来自江热乡的20岁小演员巴顿饰演的就是抗英中跳崖的角色,当聊到参演的原因时,他略显羞涩地说:“喜欢跳舞就过来了。”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实景剧还新增加了15分钟的驻藏大臣巡视江孜县繁华街市的场景。演出时间将从6月15日一直持续到今年9月30日。据格桑达娃介绍,江孜县旅游局将与西藏各大旅行社合作,通过票价优惠活动、打造精品旅游线路等方式,吸引游客。

据了解,《江孜印迹》实景剧是上海第七批援藏干部充分利用江孜独特的文脉、地脉、人脉,以宗山古堡、白居寺、祭祀山为背景,配以光、声、电等高科技手段,穿越江孜1200多年的历史,精心打造的一场原生态大型文化盛宴。实景剧注重挖掘江孜作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及“红河谷之旅”的文化内涵,展现江孜千年历史,传承西藏民族文化,引领文化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形成援藏造血机制,带动三二一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当地经济持续进步,最终实现农牧民增收致富。

实景剧演出带动当地群众就业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江孜印迹》一共有四个编导,上海戏剧学院优化创作艺术总监韩生介绍,在《江孜印迹》的编排中包含了众多藏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如“达果米果”舞,它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源于江孜县重孜乡,是格萨尔王时期的一种战前舞。此外,剧目中还包括“日星卓”舞、“马热卓”舞、六弦琴弹唱、藏戏、望果节和达玛节等。服饰也都是藏族特色的,而表演中所使用的卡垫,也已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据格桑达娃介绍,《江孜印迹》实景剧实行企业化运营,力争三年收回投资,直接为演职员工、周边居民及当地财政带来收益。演员平均月薪达3000元。实景剧周边的居民可为演出提供配套服务,设置有16个商铺,预计每间商铺在演出季月收入5000-6000元。今年,相关部门投资500万在景区附近增建公厕等附属设施,提升剧场服务水平。

实景剧的推出,改变了“白天看庙、晚上睡觉”的旅游发展模式,将极大带动民族手工业产品、高原特色农牧产品的销售,以及餐饮、住宿、交通等服务产业的发展,促进江孜县从“旅游过境地”转变为“旅游目的地”。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