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藏医生宁玲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2020-06-10 14:34:49 来源:西藏日报 作者:谢伟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在色尼区人民医院坐诊了一段时间后,宁玲利发现,来就诊的五、六十岁的妇女极少,一般以三、四十岁的女性为主,且她们的病情都拖延得比较久了。“因为受观念局限,一些藏族妇女不愿意内检,更多人对手术治疗有抗拒心理。”碰到这样的病人,宁玲利总会主动想办法做通她们的思想工作。

  除了在医院坐诊外,宁玲利做得最多的就是下乡义诊,给当地牧民做检查、送药品。有了七、八次的义诊经历,让她对地广人稀这个词有了更具体的认识:“一户牧民家到另一户牧民家可以开车一两个小时”。因此,每次义诊都是起早贪黑,身体素质一般的援藏医生根本受不了路上的颠簸,常常出现严重的高原反应。

  即使这样,医院组织的下乡义诊,宁玲利每次都会参加。她说牧民们都很淳朴、热情,面对她,牧民说得最多的就是“吐吉切”,翻译告诉宁玲利,这是藏语里“谢谢”的意思。

  “走近他们才能贴近他们。”宁玲利相信,心近了,其他因素都不会成为医患之间沟通的障碍。

  虽有遗憾,初心不改

  在那曲的5个多月,宁玲利一直在“闯关”,克服高原反应、克服医疗条件简陋、克服医疗观念差异、克服对儿女的思念与牵挂……始终未忘记一名援藏医生的使命,唯有奶奶去世一事让她留下了一点遗憾。

  宁玲利的奶奶在2019年6月中了风,之后便不会动、不会说。出发前,宁玲利特意向单位请假半个月,回到江西老家照顾奶奶。宁玲利说,她与奶奶的感情特别好,因为妈妈过世早,从小都是奶奶照顾她。“远嫁富阳后,每次回老家,奶奶都会站在家门口等着,我们返回富阳时,她会把土特产塞满整个后备箱,还会站在门口看着我们走远。”尽力克制情绪的宁玲利,眼眶还是红了,说话也哽咽了。

  假期最后一天,她也没有告诉奶奶援藏的事,只说是回富阳上班。不能言语的奶奶,用手拉着她,不停流眼泪。“不知道是不是老人有什么预感,她就是不舍得我离开。”这成了她与奶奶的永别,在她到那曲后的第二个月,奶奶就走了。

  2019年12月16日,那曲开始放高原调休假,宁玲利18日便赶到江西老家,在奶奶的墓前与她说说心里话。现在的宁玲利,只想着在今年里能为色尼区的藏族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医疗服务,尽量让他们少跑路、看好病。(西藏日报记者 谢伟 通讯员 周晓露)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