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宗燠:著名燃料化工学家 能源和环境保护专家

2016-10-28 14:12:20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落薰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这一工程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初我国发生严重经济困难,能源供应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取得成功的,当时工业发达国家都把建设这种能充分利用低热值煤矸石和油页岩的沸腾床燃烧锅炉列入优先发展的重要工程,这一成功亦使我国跻身较早开发成功的国家之列。

  近二三十年来,赵宗燠一直关注着中国能源的发展状况,深为自上世纪50年代末“大跃进”时就泛滥的“左”的思潮和十年动乱给能源开发、建设和利用造成的损失而忧思。

  1979年初,我国刚刚经历过十年浩劫,经济生活秩序遭到严重破坏。人们没有节约意识,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许多人认为我国的石油资源多得不得了,很快可以建设十来个大庆。据统计,在1978年,全国各行各业的窑炉,居然把近一亿吨石油的40%多当作一次性燃料烧掉了。至于用油用电的设备和工具普遍落后,单耗高、效率低的状况,几乎从上到下都不重视。我国工业万元产值的能耗要比发达国家高出一两倍,甚至更多。而与此同时,许多重要建设工程却因为缺电缺油上不了马。

  面对这种状况,赵宗燠十分忧虑。此时,他先后两次参加全国政协和国家经委组织的能源考察团赴欧洲、日本访问。团长是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荣毅仁,赵宗燠为副团长。在考察中,他特别注重能源短缺的工业先进国家在能源转换、节省和利用方面经验的学习和借鉴。日本、德国在能源利用上的节俭和精细,对他的触动很大,他更加深切地认识到我国在能源开发和利用上存在着巨大浪费的严重性和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性。

  回国后他即刻赶写出《日本节能报告》和《日本和西德能源转换研究情况和建议》,交给全国政协、国家经委,并在一些专业会议上宣读。

  他决心在节能上下大功夫,花大力气。他查阅国外文献,深入研究了一些先进国家的经验和做法,结合我国能源的现状和问题,毅然举旗,首倡在我国开发“第五大能源”。1979年11月1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关于有效利用能源的八条建议》后,12月2日,又在《人民日报》发表了《积极开发第五大能源》的文章,翌年3月,他又在全国政协举行的科技报告会上作了《争当开发第五大能源的急先锋》的发言。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