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红陶烧制 传统技艺焕新颜

2020-07-30 18:26:04 来源:贡嘎县政府新闻网_山南市_西藏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从古至今,陶器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在国内外知名的考古遗址发掘中,总有陶器出土。西藏陶器烧制技艺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但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各类金属器具渐渐取代陶器进入了人们的生活,传统手工制陶技艺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为了保护这项古老的技艺,西藏企业家泽旺曲加花费多年时间,遍寻西藏境内的制陶老艺人,终于掌握了西藏本土的制陶技艺——红陶烧制,并成功申报自治区“非遗”。在泽旺曲加的努力之下,这一传承千年的古老技艺又焕发出新的光彩。

西藏红陶烧制 传统技艺焕新颜

用传统技法制成的红陶器物

  制陶遵循传统工序

西藏陶器的传统制作方法大致包括选土、和泥、制坯成型、上釉、烧制等五道工序。其中,和泥、制坯成型是比较重要的环节。制作陶器时,首先将黏土等原料风干、砸碎、过筛,再挑去石子、草根等杂物,由于不同地区出产的黏土成分各有差异,因此不同的黏土对陶器的质地和颜色都会产生影响,据泽旺曲加介绍,他们使用的制陶原料大多产自墨竹工卡县和山南地区,这些地区的黏土质地优良、产量丰富,适合制作各种陶器。

选土完成后,匠人们开始和泥,泥要和得较软,做成大泥团,置于阴凉处腐熟几天,即可拿来制坯。

陶器的成型有手制(包括捏塑法、模制法、泥条盘筑法)和轮制两种方法。西藏东部大多采用手制,小型陶器可直接用手捏塑而成;制作大中型陶器时,则需要将泥料套在模具上拍打,使泥料均匀覆盖于模具上,陶坯初步成型后取出模具,再用泥条盘筑法制作陶坯的颈、口、耳等部位,制作完成后,用毛刷打磨陶坯,直至陶坯表面光滑。

与西藏东部地区相比,西藏中部地区的制陶技术更为先进,轮制法较普遍——轮制陶器时,将事先做好的泥团反复揉搓后,套在陶轮的模具上,从上至下旋转拍打,使泥料均匀覆盖在模具上,然后取出模具,将陶坯放在陶轮上,用一块蘑菇型的石头从陶坯内向外顶,使陶坯的四壁不断向上延伸,并逐渐变得薄而均匀。在转轮的同时,用刮刀和毛刷蘸水对陶坯进行修整、磨光,最后用泥条盘筑法

制作陶器的颈、口、耳和底。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制作完成的陶坯都要置于阴凉处晾干,避免暴晒以防止陶坯裂开。

一个成熟的制陶艺人,只需一天就可以完成制坯这道工序。如今,在泽旺曲加的公司里,制陶艺人早已不满足于捏制简单的陶坯,他们还要花费大量精力,在陶坯上雕刻出精美的花纹——以一个小型酒壶为例,全部雕刻完成大概要花费四、五天时间。在工匠们精雕细琢的过程中,原本湿润的陶坯也随之自然风干,这时就可以进窑烧制了。

牛粪和柴草一直是西藏农牧区的传统能源,烧制传统陶器时也不例外。但由于烧制陶器时的火焰温度较难把握,泽旺曲加最初也烧制出了不少废品,经过近三年的实践和摸索,泽旺曲加和同事们终于掌握了烧制陶器的准确温度,窑炉里也诞生出越来越多的精品。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