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历史沿革

2019-10-30 17:24:45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玥莹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古时期,乳源属地称“百越(粤)地”,夏、商、周朝代隶属扬州(古九州之一——江南曰扬州,扬州是当时地理区划的泛称)境内,区域为荒服(在离国都2500里之外的五等地带,古划分“五服”,称侯服、甸服、绥服、要服、荒服),为乳源有载史以来的地域之始;春秋战国时期,隶属楚国;秦朝,隶属南海郡。

  汉代,乳源先后于西汉朝时期隶属南越国、东汉时期隶属荆州桂阳郡管辖,为曲江县地。东汉时期,曲江县地境内开通通往中原、连接海陆的西京古道(今乳源大桥仍保留有较完整古道)。三国时期,甘露元年(265年)置始兴郡,地属始兴。

  三国和西、东晋时期,史载乳源为曲江县地隶属始兴郡,一直相沿因袭至南朝,梁、陈时期为曲江、梁化县地。南朝梁天监十八年(519年),出生于始兴郡(郡治于今韶关市区)曲江县(今乳源桂头镇新街)的侯安都,官至司空(据《乳源瑶族自治县志》记载),为南国开国功臣和征北大将军,被誉称“南天一人”。

  隋、唐、五代十国,隋开皇十八年(598年)记载为曲江、乐昌县地,先后隶属广州总管韶州、岭南道韶州、南汉韶州。据1983年版《瑶族简史》称:隋唐时期(六世纪至十世纪),“瑶族主要居住地在……湖南大部分和广西东北部,广东北部等地区”。南汉乾亨七年(923年),文偃禅师创建云门寺。

  南宋乾道三年(1167年)划曲江西境乳源乡4里,崇信乡8里,乐昌南境新化(依化)乡3里,共3乡15里置乳源县,宋属韶州府,元、明、清相沿因袭。宋、元、明、清时期,乳源境内兵事不断,人民生活、经济社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民国时期,乳源县民国3年(1914年)属南韶连道,初期沿用清制。民国8年(1919年)属南韶连道韶州府,民国35年(1946年)属广东省第二行政督察区。辛亥革命结束后,工农运动进入积极发展阶段,境内相继成立有基层农民协会和农民自卫军。“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民国16年(1927年)境内农民自卫军先后参加北江工农自卫军北伐和曲江“西水暴动”,由于受国民党反动势力的镇压,工农运动进入低潮。主要革命武装转战先后路经乳源,民国17年(1928年)朱德、陈毅等率领南昌起义的一部分部队经过乳源北部梅花,民国20年(1931年)邓小平、张云逸、李明瑞率领红七军路经乳源与国民党粤军邓辉团、湘军唐伯寅激战,红七军强渡武江向江西挺进。抗日战争爆发后,民国34年(1945年)日本军队先后侵入桂头、一六、县城,杀人放火、大肆抢夺、奸淫妇女,乳源民众奋起抗击日军,7月4日晚日军撤离乳源。

  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乳源县隶属广东北江行政公署(后改称粤北行政公署)。1963年10月,成立乳源瑶族自治县,自治县先后隶属韶关专员公署,韶关地区革委会、韶关地区行政公署。1983年韶关地区和韶关市合并,隶属韶关市。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