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 科学使用 昌盛镇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 实现带贫效益最大化

2019-05-29 08:00:00 来源:青冈县人民政府 作者:中国·青冈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2018年以来,昌盛镇以管好用好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为目标,结合村情、户貌实际,合理确定资金使用范围,科学设置村级公益(劳务)岗位,使产业项目扶贫资金效益实现了最大化,有效带动了贫困户脱贫增收。

一、建立工作机制,规范收益资金管理。严格遵循《青冈县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及设置扶贫公益(劳务)岗位的指导意见》规定要求,在乡镇经管中心设置村级产业项目扶贫资金管理专户,对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进行统一账目处理,在村级账目中设置收支专户,将收入记入到村级经营收入下设产业扶贫项目收益二级科目。乡镇经管中心根据各村当月支出实际,拨付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用于支付村级公益岗位、公益事业建设及小微奖补等支出,支出记入到经营支出下设产业扶贫项目分红二级科目。同时,统一规定凡是涉及经营性支出类项目,必须经过村两委、村民议事会议讨论通过,并全部履行相应程序程序后,方可进行使用发放,健全了管理机制,规范了财务手续,有效保障了资金监管运行。

二、统筹分配资金,实现带贫效益最大化。为确保资金收益使用最大程度发挥带贫作用,昌盛镇根据年度扶贫资金总量,以各村贫困户比例为基数,对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进行了科学统筹分配。一是优先保障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分红。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支出,优先保障无劳动能力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分红,共惠及全镇整户无劳动能力贫困户279户,户均年分红不低于1000元。二是科学设置村级公益(劳务)岗位。镇党委班子讨论通过后,制定下发了《关于印发<昌盛镇村级设置公益(劳务)岗位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为村级设计公益岗位提供了有力依据。各村按照“因需设岗、以岗定员、总量控制”的原则,分别设置了秸秆禁烧、绿化管护、舆情信息、治安巡防、光伏管护、环境卫生6类村级公益(劳务)岗位。在管理主体上,实行村负总责机制,全面负责村内岗位调配、人员使用、监督管理等工作。在薪酬确定上,按照“因情制宜、一岗一策”的原则,由各村根据用工实际,合理确定公益岗位薪酬。在岗位使用上,各村根据实际采取集中使用、分片使用和分散使用多种方式,保障贫困人员就近上岗。2018年,在“光伏发电、铁骑力士、沃土丰达、昌盛农机、青宾农业”等项目的带动下,昌盛镇整合扶贫产业收益资金65.69万元,共与贫困户签订村级公益岗位用工协议521份,受益贫困户470户,其中:环境卫生员149个,绿化管护员62个,禁烧巡防员169个,光伏管护员36个,舆情信息员57个,安全治安48个,累计支出32.6万元,户均年务工岗位增收600元以上。2019年初以来,昌盛镇对镇内603户贫困户家庭收支情况进行了测算,并结合贫困户“身体状况、务工意愿、收支情况”等因素,现共与贫困户签订村级公益岗位协议580份,发放公益岗位报酬款14.64万元。同时,在乡村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结合村屯绿化工作实际,将贫困户增收与绿化管护双线合一,先后与157户贫困户签订了街道绿化苗木管护与带贫增收协议,预计户均年可增收300元以上。该镇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要求村级用工全部优先保障贫困户参与增收,目前村级务工农户达90%以上。三是合理设置小微扶贫奖补。在扶贫项目收益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作为村级小微奖补资金,针对贫困户子女高考入学、新兵应征入伍、五好家庭评选、大病救治、突发事件致贫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救济补贴。

三、强化日常监管,严格工作考核评估。镇上建立了村级扶贫项目收益资金使用微信群,由村级每日上报务工数据和资金使用情况,镇经管中心负责相关数据统计。镇政府组成专班进行随机抽查,全面了解村级每日用工情况、资金使用情况,有力遏制了村级瞒报、漏报、多报务工经费等现象发生,保障村级产业扶贫项目资金的有效利用。昌盛镇还建立了产业扶贫项目收益资金检查评估机制,按照“一月一检查、一季一调度、半年一评比”的方法,对各村产业扶贫项目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核评估。每月由扶贫办、经管中心对各村进行随机抽查;每季度召集乡镇专题会议,对扶贫项目收益资金使用、公益岗位管理、小微奖补资金使用、资金效能发挥等情况进行评比;年终对全年工作进行综合评估。综合考核评估结果,将作为下一年度扶贫项目收益资金分配、公益岗位续聘、小微奖补资金设置的重要依据,确保了资金运作规范、使用高效。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