砀山县李庄镇:“三字经”抓实村级后备干部培养

2019-11-21 08:00:00 来源:砀山县人民政府 作者:数据局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为进一步夯实基层组织建设基础,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今年以来,砀山县李庄镇积极探索后备干部选拔、使用、管理机制,多渠道培养村级后备干部,着力解决村级后备干部人才断层、结构不优、能力不强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在“选”字上下功夫,多渠道选拔村后备干部。打破身份、职业、地域界限,回引一批政治上可靠、有服务基层群众强烈愿望的复员退伍军人、大中专毕业生、外出务工回乡青年和致富带头人储备为村后备干部。根据《砀山县2019年招聘村(社区)后备干部公告》,面向全国公开选聘一批大专及以上学历、年龄35岁以下的村后备干部。同时,对全镇原有的不符合村干部条件的村级后备干部进行调整,将文化程度较高、素质较好的人员充实到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中去。选拔过程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做到了公开、公平、公正。

在“育”字上下功夫,多举措培养村后备干部。针对后备干部基层经验不足,业务知识不够的问题,李庄镇党委制定了一系列积极的干部培养措施,采取“传、帮、带”的形式,指定一批业务熟练的工作人员传授经验,带领后备干部尽快进入角色,熟悉工作岗位。进一步拓宽培养渠道,运用远程教育站点、“两微一端”平台、“党性教育十分钟”等灵活多样、务实管用的方式为后备干部“补钙”、“充电”。同时,积极组织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各类培训,切实提高后备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行职责、服务群众的能力。

在“管”字上下功夫,多角度管理村后备干部。建立健全后备干部的监督管理机制,村级后备干部由镇党委和村党组织共同管理考核。坚持分人建档、一人一档的原则,建立健全村级后备干部档案,对每名村级后备干部的基本情况、教育培训、培养措施、工作成绩、奖惩等情况进行详细记载。采取群众测评、自我评议、组织评价等方式对后备干部进行考核,根据考核评议结果因人而异调整培养锻炼方式,同时将不合格的人员调整出后备干部队伍,并适时补充人选,有效保证了村级后备干部的队伍质量。(高洁)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