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城区国家级非遗项目再添“新丁”

2020-12-23 08:00:00 来源:苏州市相城区人民政府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圣堂庙会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示“关于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推荐项目名单”,相城区圣堂庙会榜上有名,这也是继2006年“苏州御窑金砖制作技艺”入选之后,相城区诞生的又一个国家级非遗项目。据悉,在此次名单公示中,相城区“圣堂庙会”是苏州唯一一个入选项目。

圣堂庙会史称“春会”,始于明代嘉靖初年。庙会依循着独特的“村落联盟”式结构,每到农历三月廿六日到廿八,沿阳澄湖地区的沺泾、太平、渭塘,甚至常熟、昆山、上海等地的寺庙都会参与其中。时至今日,圣堂庙会依然以庙会的形态,保存了大量丰富充实的民间风俗活动和民间艺术,继承着民间顺时节令、祈福禳灾的古老传统,已成为阳澄湖地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江南民俗文化活动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2013年圣堂庙会被列入苏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6年被正式列入江苏省第四批非遗保护名录。

北京大学中文系陈泳超教授、苏州大学文学院徐国源教授在多年跟踪调研后谈到:以“春会”为特色的阳澄湖圣堂庙会根植于悠久的民俗传统,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不仅在今天仍显现出活力与生机,还越来越带有民间“欢会”的氛围,显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时代特点。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相城圣堂庙会非遗项目的传承和保护,是经济发展与文化繁荣相互辉映的一个成功实践,为全国各地提供了一个可借鉴的“样本”——如何在城市化发展中,整合非遗资源,打造传统民俗文化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大力推动非遗保护,让历史文化迸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当前,圣堂庙会所在的相城区度假区(阳澄湖镇)还依托阳澄湖的生态和文化基底,植入中日优秀手工艺术资源,积极谋划打造“中日手作村”,构建以手作研学、文创购物、旅游地产为重点的格局,在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传承和发扬非遗文化,构筑一座极具地域特色和文化底蕴的非遗高地。

不仅如此,当地还积极培育非遗传承新路径,借助“非遗+”发展模式,对非遗的生态化发展作出了新的尝试和探索。眼下,一个个“身怀绝技”的非遗传承人跨入到直播、短视频行业,借助新媒体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赋能。其中,省级非遗阳澄渔歌更是在短视频平台受到了广大年轻网友的喜爱,古老文化正在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火热“出圈”。

据了解,近年来,相城区正抢抓多重历史性机遇,积极推动“大文化”产业发展,不但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相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兴建了相城区非遗馆、御窑工坊等民间特色文化场馆20多个。同时,不断健全非遗保护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非遗信息库,积极指导开展国家、省、市、区级非遗项目申报评定工作,推动文化、科技、经济的高度融合,有力提升相城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中国民间文艺之乡”的招牌更加璀璨闪亮。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眼下,一个个国家级文旅荣誉正纷至沓来。除了国家级非遗项目再添“新丁”,今年以来,阳澄湖旅游集散中心和苏州元和塘文化产业园区,还先后入选国家级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机构功能融合试点单位、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创建名单。(黄梅)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