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孔雀落户农家院

2017-07-18 17:57:39 来源:网上看塔城 塔城看世界——塔城独家新闻门户网站! 作者:记者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加尔苏村首次引进100多只孔雀,成活率81%

 

“快看快看,那只小孔雀开屏了,真奇怪,尾毛才四五公分就会开屏。”7月16日,围在赵梅英家孔雀养殖圈边上的人兴奋地说。

赵梅英家在塔城市也门勒乡加尔苏村。她家今年养了100多只“百鸟之王”——孔雀。

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自古就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是人们公认的最美鸟类观赏品种。

人工饲养的蓝孔雀,因其高蛋白、低能量、低脂肪、低胆固醇等,可做为美味佳肴,让众多吃货内心沸腾与震撼。这个既能成为美味佳肴又具有观赏价值的孔雀,又怎么会落户在农家小院里呢?

今年年初,塔城市也门勒乡加尔苏村党支部书记金淑芝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知,塔城市民卞龙江与乌鲁木齐市一家孔雀养殖场有商业往来。并了解到孔雀喜欢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干燥的半沙漠化草地、灌木和落叶林地区,尤其喜欢生活在水域附近。

这让金淑芝兴奋不已,因为金淑芝所在的加尔苏村正好有这样的环境。一向胆大心细的金淑芝突然看到了自己苦苦寻找的“发展特色养殖,促进村民增收”路子。当即与卞龙江口头订了147只孔雀幼苗。

孔雀养殖在加尔苏村是个零突破,没有养殖经验,加上孔雀幼苗每只150元不菲的价格,最后金淑芝决定先由一户村民试养,等养殖成功,见到成效后,再向全村推广。

为了降低村民试养孔雀的风险,金淑芝与卞龙江考察了在村里最适合孔雀生活的自然沟湿地,以及及湿地附近的林地、小丘陵等自然环境。

家在湿地边居住的村民赵梅英,有着丰富的养鸡经验,并且愿意参与试养孔雀一事。

养殖地点和养殖人员一经确定,剩下就是出资问题了。金淑芝为了均摊风险,提出自己与负责采购孔雀苗的卞龙江、负责饲养孔雀的赵梅英共同出资、共同承担风险。

说干就干!5月16日,卞龙江带着147只出壳不久的小孔雀踏上了由乌鲁木齐市返回塔城市的路。金淑芝和赵梅英也没闲着,自然沟湿地边两间宽敞明亮的库房被改做了孔雀的棚舍,棚舍内喂养孔雀的温床、饲料盒、水罐……准备得一应俱全。

就在大家信心满满、憧憬美好未来时,运输孔雀苗的车却坏在了路上。出壳不久的小孔雀20多个小时水米未进,又经过长途颠簸······当小孔雀被放到温床上时,一个个奄奄一息,其中有七八只体弱的小孔雀当时就死了。

七八只孔雀苗就是一千多元啊!朴实的赵梅英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赵梅英暗下决心:“金书记为了给我们老百姓摸索出一条致富路,自己出钱担风险,可不能把她的钱打了水漂,我一定要好好养这些孔雀。要给全村人,也是给自己家趟出一条致富的好路子。”

从那天起,赵梅英的床铺就搬进了孔雀的棚舍,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她时刻关注着小孔雀,每一至两个小时,就要看看它们。

每天给它们喂水、喂食、喂药、清理棚舍,不时地调控室内温度、湿度,定期给它们注射疫苗。整整20天,小孔雀的健康状况才得到了明显改善。

7月16日,健康的小孔雀在室外棚子下休息、觅食、相互追逐嬉戏,金淑芝看着赵梅英认真地记录孔雀养殖日记,感慨地说:“多亏赵梅英悉心照顾,小孔雀的成活率才能达到81%。有了这些养殖经验,明年孔雀养殖就可以在全村推广了。”

金淑芝盘算着明年的工作,要让蓝孔雀走进千家万户,把美丽的加尔苏村,打造成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蓝孔雀村”,希望蓝孔雀给全村群众带来吉祥、快乐和健康。

金淑芝说今年自从有了孔雀,来村里的人也多起来,有城里的也有周边村子的。正说着,赵梅英家又迎来了也门勒乡下三工村一二十位村民,他们都是来参观小孔雀的。


(编辑:徐梦莉)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