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发力四大“短平快” 做强产业支撑

2020-10-22 08:00:00 来源: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作者:微沿河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产业是脱贫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自挂牌督战以来,牢牢抓住东西部扶贫协作和“9+2”产业帮扶机遇,集中力量和要素重点实施了辣椒5.95万亩、食用菌3000万棒、生猪代养5.40万头、生态鸡代养71万羽的四大“短平快”扶贫产业,为贫困群众增收脱贫提供了有力的产业支撑。

今年来,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将辣椒产业作为新增的“短平快”产业,积极引导农民结合市场需求调整种植结构,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引进订单辣椒种植项目,采取签约企业提供育苗、技术、销售等一条龙服务,鼓励农民因地制宜发展辣椒。

“泉坝13个村共发展辣椒2516亩,主要是朝天椒,产量高,经测算平均每株产200个左右,96个鲜辣椒就有1斤,管护好的话,一直可以采摘到11月份。”沿河自治县政协副主席、泉坝镇脱贫攻坚指挥部指挥长宋辉说。

据统计,今年沿河全县规模辣椒种植5.95万亩,“村社合一”种植3.79万亩,联结贫困户19011户80805人,直接用工55447人,实现劳务收入4470万元,其中贫困人口22023人务工205253人次,劳务收入1691万元。贫困户3978户17093人自己发展1.21万亩,每亩产值3000元,人均实现产值2123元。辣椒纯收入6678万元,所有利润归村委会集体所有,全部用于开发就业扶贫援助岗位以及无劳动力贫困户和外出务工贫困户、边缘户临时救助。

今年三月份,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帮助沿河官舟镇马脑村,建设起117亩排棒51万棒的食用菌(黑木耳)示范基地和日产能达6万吨的智能化菌包加工厂。眼下,在马脑村食用菌基地里,三五成群的工人们正在采摘食用菌,不时发出阵阵欢笑。  

57岁的田凤英家是贫困户,她算道:“今年仅务工就挣了4000多元,土地流转收入1100多元,这比种地划算多了。”她丈夫在外打工一个月还能挣3000多元,今年全家摘帽不是问题,多亏了政府的好政策。   

如今,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官舟镇马脑村及周边村群众的脱贫支撑和致富来源,越来越多的村民投身其中,从中受益。强化产业支撑,是推动脱贫攻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支撑力量。时下的沿河大地,像马脑村这样让荒地生金的例子比比皆是。

今年,玉屏侗族自治县结合自身油茶产业和生猪养殖主导产业优势,与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签订了支持脱贫攻坚产业发展协议。沿河在玉屏的帮助下,依托四川铁骑力士集团养殖企业,按照“公司+代养户”养殖模式,推行生猪养殖大场带小场,并在提升生猪产业价值链上下功夫,让这个新的“扶贫增长极”不断壮大,有效带动了贫困群众增收脱贫。

据了解,作为四大短平快产业之一,今年在全县新建了43个代养场,投放猪仔54176头,预计总收益1873万元,直接解决100多贫困群众稳定就业。

在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黑水镇大山村3万羽规模的生态养鸡场里,管理员正在吆喝着喂鸡,鸡群很快把管理员团团围住,享受美味。

“在饲养过程中我们采取放养与舍饲、自由觅食与适当人工补饲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养殖,让鸡能够在良好的自然环境下健康生长。这批土鸡再养殖3个多月就可以出栏了。”大山村驻村第一书记田烈说道。“该项目总投资108万元,建立3个单元鸡舍共3000平方米。采取“公司+村合作社(家庭农场)+贫困户”模式,由贵州省众恒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按照“统一鸡苗供应、统一饲料供应、统一疫病防治、统一参加保险、统一回收销售”发展模式带动生态鸡产业发展,并与村合作社签订合作代养协议。”

据悉,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投入财政专项扶贫发展资金2556万元用于生态鸡代养项目,分别在全县12个乡镇21个村,建设生态鸡养殖圈舍71栋,每栋鸡舍占地1040平方米。预计2020年出栏140万羽,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71人就业,覆盖贫困户1034户3621人。

自开展挂牌督战以来,铜仁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和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手段,聚焦产业革命"八要素",因地制宜发展"生态茶、中药材、生态畜牧、蔬果、油茶、食用菌"六大主导产业,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和"村社合一"模式,全面落实利益联结机制,以农业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

截至目前,全市重点督战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通过产业扶贫利益联结机制开发公益性岗位,有效带动11万余名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微沿河张宏扬)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