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公开重点领域公开政民互动社保、医疗卫生教育、劳动就业社区、住房服务旅游、交通出行三农、招商引资行政审批信息公开目录全国典型!国家发展改革委推介贵州印江以工代

2020-11-30 08:00:00 来源:印江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微信公众号推介以工代赈典型案例——贵州省印江县: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就业 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

该典型案例通报,2020年贵州省印江县在木黄镇开展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试点,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资产折股量化分红+就业技能培训”的赈济新模式,在改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实行以工代赈资产折股量化分红,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发了大批就近就业岗位,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有力推动了印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

全文如下:

编者按:以工代赈是我国开发式扶贫和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政策举措,在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环境、提高农村群众工资性收入水平、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等方面,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为推荐典型、交流做法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从各地遴选了一批以工代赈典型案例,现予以推介。

【以工代赈典型案例之二十一】贵州省印江县:以工代赈促进农民就业 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增收
2020
年,贵州省印江县在木黄镇开展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试点,积极探索“产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劳务报酬发放+资产折股量化分红+就业技能培训”的赈济新模式,在改善产业配套基础设施条件的同时,实行以工代赈资产折股量化分红,构建起“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开发了大批就近就业岗位,多渠道带动群众增收,有力推动了印江县食用菌产业发展,成为当地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

印江县木黄镇以工代赈试点项目公示牌

坚持以“稳就业”为目标,推动全民共享发展红利印江县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始终坚持“群众自愿”原则,以“稳就业”为目标,督促项目拟实施地及时召开村民大会,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充分调动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和自主发展产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共同参与建设、共享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试点项目覆盖文昌、木良、锅厂、边山4个行政村,惠及人口4985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群众1808人。目前,已累计吸纳当地群众165人参与工程项目建设,共支付劳务报酬121.5万元;开发公益性岗位8个,帮助部分弱劳动能力群众稳定就业。项目实施以来,共开展就业技能和食用菌种植生产技能培训6期,培训专业菇农300余人。同时,带动周边村540户农户发展食用菌800余亩,增加稳定就业岗位400个,每年带动当地劳动力务工5万人次以上,实现了建设一片、见效一片、带动一片、全民共享的效果。

当地群众参与以工代赈试点项目建设

坚持以“双引领”为动力,多种模式确保稳定增收突出组织引领。项目审批时,综合考虑项目所在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以及村支两委班子和集体经济带头人战斗力情况,确保项目快速推进,尽早带动群众增收致富。项目实施过程中,木黄镇党委明确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统筹抓好项目建设、村级党组织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工作,引领项目覆盖村村支两委班子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广泛组织群众务工,及时解决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按期完工。突出企业引领。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行“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和“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扶贫模式,建立健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联结机制,由梵天菌业和同发生态农业辐射带动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增收。积极支持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提升,加强品牌建设,成功注册“梵净蘑菇”“梵净仙菇”商标,“梵净蘑菇”获贵州省驰名商标,黑木耳、香菇等食用菌产品正通过消费扶贫、电商扶贫等方式走向全国市场。截至目前,项目带动企业和村集体流转土地800余亩,农户获得土地流转金64万余元;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参与务工达3000余人次,共获得劳务报酬36万元;整合20个产业发展帮扶资金入股同发生态农业,带动20个村13454980人,通过资产折股量化,实现建档立卡户户均分红500/年;带动540户农户种植食用菌,实现户均增收2万元。

当地群众在印江县食用菌产业基地务工

坚持以“三补齐”为抓手,推动产业链条加快延伸补齐基础设施短板。800万元以工代赈试点项目资金为牵引,自筹资金163万元,通过雇佣当地劳动力,共平整土地262.81亩,新建生产便道2399.79米、排水沟1500米、通组道路493.87米,有效改善了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夯实了农业发展基础,增强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发展后劲。目前,项目区内食用菌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年产值将近600万元,成为全县黑木耳核心基地之一。补齐集体收入短板。将以工代赈投入形成的资产折股量化到村集体组织,并参股到项目运营企业中,建立起“企业+村集体+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实行按股分红,有效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目前,锅厂村、木良村、文昌村集体经济规模已分别达到10万元、5万元、3万元。对以工代赈项目区有意愿发展食用菌的建档立卡户,积极给予政策支持,由梵天菌业提供菌棒,建档立卡户到项目区种植食用菌,实现产业增收致富。补齐产业发展短板。试点项目进一步完善了当地农业基础设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产业结构优化、产业链条延伸、产品附加值提升打下了坚实基础,有力推动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双增”目标的实现。梵天菌业成立了李玉院士工作站,成功研发了黑木耳“FTH1-FTH8号”系列新品种。同发生态农业将废弃菌棒加工成为培育双孢菇的营养料,又将营养料加工产生的废料加工为果蔬肥料,带动经果林、蔬菜产业的发展,有效解决了污染问题,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推动了食用菌产业全产业链发展。印江县以工代赈巩固脱贫成果衔接乡村振兴试点项目的成功实施,夯实了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创造了大批就业岗位,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显著增强了农业产业发展后劲,有效激发了农民自主发展的内生动力,取得了多重效益。

印江县以工代赈试点项目支持建设的食用菌产业基地


分享: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