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儿井的传说

2015-03-03 08:00:00 来源:鄯善县人民政府网—首页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据传说,高昌山(火焰山)那里曾经有过一个特别特别大的怪物,这家伙就叫作龙。这个怪物卧在那里,堵住了顶峰载满白皑皑的厚雪天山赐予我们家乡的流水。他每一次喝水的时候,我们家乡就会闹旱灾,庄稼地、森林、菜园全都变成了一片落叶,家乡人民陷入了饥饿,牲畜处于毁灭之中。饥饿的动物全从这地方逃走了。家乡对水的渴望,家乡人民的悲怨哀号终于触动了真主,他以无比的威力刮起狂风,聚来石块泥土,将这庞大的怪物埋在他所卧的地方。堆起来的这些石头泥土就形成了高昌山。

自那以后,干涸的河床、水渠中又有了波浪翻滚的水冲击着块块碎石,拍打着两岸流淌。这些水浇灌了庄稼地,浇灌了森林果园,使它们重现绿色;饮饱了牲畜和飞禽走兽。从此家乡的人民欢乐愉快,所有的动物也快活无比。家乡的人民开始在无垠的土地上播种小麦、玉米和棉花等农作物,安心地放牧起牲畜了。人们逐渐富裕起来,家乡沉浸在丰收的喜庆之中。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去了,有一天,河道、水渠中的水又断流了。家乡的长者们经过协商,派了一批人去查看。这些人却踪迹全无地消失了。后来又派了一批健壮的勇士们上山。他们发现山脚下有一个异常庞大的怪物躺在那里堵住了流往家乡的河水。原来,长年累月躺在山底下的那条龙凿穿了山体拱钻了出来,他又像过去那样卧在那里挡住河水、狂饮河水。勇士们无法忍受自己家乡的破败毁灭,同他搏斗了几天几夜,也未能战胜这个怪物。他们筋疲力尽,好不容易才脱开龙的魔爪回到了家乡。家乡的长者们、贤人们知道了这一情况后再次协商,找出了一个好主意。那就是悄悄地挖井,不能让龙有丝毫察觉,而且在地下将这些井一一贯通,将水引到家乡来。看吧,就是靠这个主意,家乡人民才把水引到了这里,使故乡重新繁荣起来。人们称这些水渠为“坎儿井”。

 

古时候,在迪坎的周围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大草原。这里的人们都在草原上以放牧牲畜为生。一天,有一个牧羊娃把畜群赶到草场上放开后,自己却睡着了。他的羊群吃着草渐渐离开草场远去了,沿着库木塔格沙山走进了戈壁荒滩。牧羊娃醒来一看,羊群不见了。他踏着羊群的蹄印走进了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里。牧羊娃寻找自己的羊群真是又急又渴。实在是干渴难耐的牧羊人抱着“会不会有水”的希望,用手里的木棍子朝泛着潮湿的地上插了下去,拔出木棍一看,木棍的头上沾满了泥巴,而且过了不一会儿,插过木棍的泥坑里就聚了半截水。聪明的牧羊娃就用苇管吸泥坑里聚集的水喝,他解了渴,还把一根苇子插在泥坑里作好标记才去找羊群,找到了羊群就把它们赶回家了。

晚上,牧羊娃就把发生的事情告诉了自己的父亲。第二天父子二人找到了那个地方,并且用那个时代的石器挖起地来。他们越挖,水越往外涌,他们顺着水流方向又挖了一条水渠,水渠越延越长,渠延长水也越来越涨,开始流到地面上来了。渐渐地、渐渐地土层厚起来,挡住了去路,地面上的水渠挖不成了。牧人们又施展才智,开始在地下横着挖起洞来。洞越延长水也越旺。但是挖了一段后,横洞再也没办法往长延伸了。于是,他们又开动脑筋想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从停止挖洞的地方朝上挖一眼井。横洞里的泥呀、土呀都通过这眼井提到上面去了,而且又使横洞继续延长了。就这样,足够牧人家用的水开始流到地面上来了。从那时起,在迪坎一带首次出现了由一口口竖井连通的原始坎儿井。

后来,牧人一家将横洞和竖井越来越朝上面延长。延长得越多,水也就出来得越多。夜间为了不让水白白流掉,就在坎儿井暗渠的出口处修建了蓄水池,还沿坎儿井出水口和蓄水池的岸边植树建了园子。

在迪坎一带原始坎儿井出现以后,周围其他各地挖坎儿井这富有智谋的事业就推广开了。在那个时代,人们把劳动干活说成是“坎儿”,把用简单的劳动工具挖出的畜水池、坎儿井出水口、地下横洞、竖井这些复杂的工程都称作“印子”。把“坎儿”和“印子”联结起来就叫做“坎儿印子”了。随着久远年代地逝去,由于人们方言土语的变化,这种将地下水引流到地面上的奇迹就被叫做“坎儿井”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