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潍坊市寒亭区历史沿革

2019-11-18 20:44:4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寒亭,古为寒国,原始社会即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夏初,为寒国,为伯明氏封地。

  商,属莱国。

  周,属齐国、纪国、州国。

  战国时,属杞国、齐国。

  秦时,属齐郡。

  西汉,属胶东国。

  东汉,属胶东国下密。

  汉初,因秦制,属青州齐郡、北海郡、北海国、胶东国地,东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凡古国皆立亭,且崇其封识”,古寒国改称寒亭,寒亭因此而得名,延续至今。

  汉、晋,为平寿县,属青州北海郡。

  北齐,改北海郡为高阳郡。境内有下密县、胶东县等县。

  隋开皇初,高阳郡废,复置北海郡。

  开皇六年(公元586年),复置胶东县,旋改潍水县。

  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分北海郡置潍州,仍治下密,以境内潍水为名。

  大业二年(公元606年),废潍州入北海郡(治所在青州),改下密县为北海县,改潍水县为下密县。

  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潍州(州治在今潍城),州下领北海、下密、营丘等县。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废潍州,省营丘、下密入北海,属青州。

  五代,为北海县,属青州北海郡。

  宋建隆三年(公元962年),以青州北海县建为北海军,置领昌邑县。

  乾德三年(公元965年),废北海军,升北海县为潍州,又增昌乐县,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州治北海。至道三年(公元997年),在州之上设“路”,潍州属京东路。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京东路分为东、西两路,潍州属京东东路。

  金于天会七年(公元1129年),攻占潍州,仿宋旧制,仍置潍州,属京东东路。潍州辖北海、昌邑、昌乐三县和固底镇,州治仍在北海。天会十五年(公元1137年),京东东路改称山东东路,潍州属之。

  元太宗六年(公元1234年)后,潍州为元领地,仍治北海、昌邑、昌乐三县。至元三年(公元1266年),省昌乐县入北海。潍州领二县:北海、昌邑,州治北海,属中书省山东东西道宣慰司益都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省北海县入潍州,领昌邑县,属青州府。洪武十年(公元1377年),降州为县。昌邑并入潍县,属莱州府。洪武二十二年(公元1389年)昌邑析出,潍县改属平度州。

  清沿明制,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平度降为散州,潍县直属莱州府。

  民国三年(1913年),山东撤府设道,潍县属胶东道,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莱胶道。

  民国十七年(1928年),山东废道制,潍县直属于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国民党山东省政府将全省划为三个行署区、十七个行政督察区,潍县属第八行政督察区,县府潍县。(

  1938年1月,日本占领潍县,3月建立日伪“山东省公署”,下设道领县,潍县属莱潍道。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中共在潍县第四、五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直属胶东区西海专区。10月,潍县北部四、五区和寿光县九、十区合并为寿潍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9月,始建寿潍县抗日民主政府,隶属清河区清东地区。同年冬,改属渤海区三地区。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5月,寿潍县建制撤销,由潍县北部地区与昌邑县北部地区合并成立昌潍县,隶属中共渤海区五地区。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6月,昌潍县撤销,恢复潍县建制。8月日军无条件投降,伪政权告终。10月,将潍县分为潍北县(驻孙家杨孟)和潍南县(驻涌泉庄)两县,皆属胶东区西海专区。9月,民国县政府进驻潍城。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4月,潍城解放,将城区、坊子、城南二十里堡等地划出,成立潍坊特别市,隶属中共中央华东局。旋改名潍坊市,隶属省政府。8月,将望留办事处四个区、潍南县四个区、潍北县二个区析出,合并建立潍县(新潍县)驻望留镇,隶属昌潍专区。

  1950年1月,撤销潍南县,其辖区并入潍北县,县政府仍驻孙家杨孟,4月,改属昌潍专区。6月,移驻寒亭街(今寒亭二村于家大院内),属胶东区西海专区。

  1951年6月,因安置傅作义起义部队整编,县政府迁固堤街。

  1952年12月,迁回寒亭街原址。

  1953年8月,撤销潍北县,其辖区并入潍县,隶属昌潍专区。

  1958年11月,撤销潍县,其辖区并入潍坊市,隶属昌潍专区。

  1961年12月,恢复潍县建制。

  1983年10月,潍县撤销建制,建立寒亭区,区政府驻寒亭,隶属潍坊市。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