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社会信用“金字招牌”——荣成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侧记

2020-04-01 10:47:00 来源:荣成市人民政府 作者:荣成市融媒体中心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桃园街道青木寨村信用超市内,村民用信用券兑换商品。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大信用体系建设,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工作、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信用支撑,信用建设融入到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2019年,我市社会信用建设在全国县级市中排名保持第一。

我市社会信用工作是如何层层推进,让百姓叫好的?日前,记者来到市社会信用中心一探究竟。

制度完善化 统一有尺度

市社会信用中心以制度为基,建立了全覆盖的信用评价机制,并在社会信用工作推进过程中根据实际不断调整,日益完善。

针对以往制定的信用制度由部门主导、赋分标准不统一的问题,我市成立了由社会各界代表组成的市社会信用建设议事会,凡涉及信用制度及市级评价标准调整的事项都由市社会信用建设议事会进行充分论证,完善和补充了《居民暨在职党员信用管理办法》《楼长(楼道长)考核和信用管理办法》《荣成市工会会员信用评价办法》《荣成市综合执法领域信用积分和星级评价办法》等制度,我市信用评价体系更加科学全面、有操作性。

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出台了《关于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信用激励与惩戒的适用规定》,进一步加大了疫情防控期间志愿服务领域的信用赋分比重。该规定还重点对直接参与医疗救护、疾病防控一线的公安干警、医务人员、卫生防疫人员、交通管理人员等9种情形加大了信用激励的比重。同时,在惩戒方面对拒不服从疫情防控指挥、传播不实言论等12种情形从重予以信用扣分。目前,已有2.2万余人因参与疫情防控期间志愿服务及慈善捐助被给予信用加分,有6人、6家门店因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受到信用扣分的处罚。

“道有因有循,有革有化。制度的完善能为我们的信用建设带来一个公正的标尺和保障。我们作为代表的一员,一定要做好代表应该做的事儿。”社会信用建设议事会代表董建刚说。

信用可视化 纵向全贯穿

在制度保障的基础上,市社会信用中心探索推行了具有“荣成特色”的全链条监管机制,将信用建设贯穿于事前、事中、事后每个环节。

事前环节,在83项行政权力事项中创新实行告知承诺制和容缺办理制等信用审批模式,签订各类承诺书1.8万份。在事中环节,通过开发我市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平台,以“信用二维码”“扫一扫”的方式实现了市场主体的信用可视化,共张贴“信用二维码”1.5万张,归集公示相关信息17.2万条。在事后环节,开发联合奖惩自动应用程序,36个部门单位将其嵌入300个工作流程,实现了联合惩戒的自动对比、自动识别、自动拦截、自动反馈。去年,中心发布信用“红黑名单”信息4000多条,反馈奖惩应用案例250条。

“去年5月,市社会信用中心牵头开发了我市市场主体信用监管系统,目前,系统已整合了全市1.9万家企业、4.9万家个体工商户基本信息和信用信息,扫一扫、查一查就可知道6.8万市场主体的信用家底,使信用信息阳光化、透明化、可视化。”市社会信用中心工作人员李亚斐对记者说。

建设一体化 横向补短板

曾经的农村是信用建设工作的短板,但短板就是潜力,为加快构建一体化的农村信用体系,解决农村信用评价标准不统一、信息化水平低的问题,我市出台了《荣成市农村居民信用积分管理办法》,实现“一个制度管全域”。

在制度基础上,我市开发了农村信用建设管理平台,全市22个镇街和800多个村居共同使用,形成集信用归集、信息公示、信用评价、结果应用于一体的农村信用监管平台,已归集信用信息33万条,信用建设服务中心工作的效果日益显著。我市继续发挥信用基金的引领作用,镇村两级设立信用基金2233.7万元,发放次数3200多次,受益群众近22.8万人次,发展了“暖心食堂”“便民服务社”等信用新业态100多个。

王连街道东岛刘家村创新实施了“信用+志愿服务+福利待遇”的管理模式。村里为每户村民定制了专属的“信用身份证”,村民可以通过参与志愿服务等方式,实现自己的信用加分。

“我们的‘信用门槛’根据村实际情况设置,尽量照顾到大部分村民,把最基础的奖励当做全体村民的福利。”村党支部书记刘俊军说。

形式多元化 创新求亮点

在制度为基,纵横相交的信用体系中,我市着力搭建多元化的社区信用载体,并突出共建共享,拓展社会化的信用应用路径。围绕建设信用社区,我市以“信治”为抓手,在全国首创“红色信用银行”。“红色信用银行”融合了社区各种党建资源、行政资源、社会资源,让党员群众更便捷地参加社区服务。通过形成“可存储、可兑换”的信用积分管理模式,让信用变成看得见的“红色财富”,吸引机关事业单位、驻区商家、社会组织等多种市场主体参与社区共建,汇集社会资源打通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据悉,我市社区通过信用建设建立公益厨房4个、开展兑换活动80余次、价值总额15万余元,累计激励居民近万人次。

让群众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为解决群众查询难、不方便的实际,我市开发信用信息手机APP查询系统,在石岛管理区、好运角旅游度假区增设3台信用报告自助打印终端,实现了“掌上查信用、一刷出报告”,去年提供信用查询21万人次,出具信用报告21776人次。

依托“信用分”进一步拓展“信易+”社会化应用,市社会信用中心与冠通路桥公司合作,设立市级信用基金10万元,用于激励市级诚信个人。目前,共发布“信用贷”“信用游”守信激励产品160项,受益群众达10万多人次。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