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脱贫智慧】爱操心的“哥陆”

2020-12-02 08:00:00 来源:西畴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陆仕金

是汤谷村土生土长的壮族干部

参加工作以来

不论是在乡镇还是在县直部门

他始终切实践行

新时代“西畴精神”

担当负责、踏实干事

在每一个岗位上

都作出了应有努力和贡献

他是西畴县西洒镇瓦厂村村民,更是瓦厂村的扶贫干部,他为群众脱贫献计出力,用真情扶真贫,他就是县委统战部的陆仕金,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他为“哥陆”。

2014年,全县脱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后,陆仕金在县委统战部副部长任上主动请缨,到西洒镇瓦厂村委会兼任第一书记。到村委会工作后,陆仕金与下派干部和全村群众一道,起早贪黑、走村入户、狠抓落实,推动瓦厂村188档卡户共752贫困人口如期迈入小康。

履职尽责,苦干实干埋头做事

刚到任,陆仕金组织村委会全体人员进村入户了解情况,开展贫情分析。瓦厂村委会党总支书记、主任谢朝恩清楚地记得,在他的帮助协调下,把所有未硬化地进村道路都硬化了。

驻村后,每次“哥陆”去瓦厂村委会达内片区开展工作,都要经过一条陡峭坑洼的土路。一次村小组长来找他商量工作,由于雨下得太大,摩托车几次打滑摔倒,当小组长满身泥泞,踉跄地出现在陆仕金面前时,陆仕金触动不已。

“要致富,先修路”,说干就干,“哥陆”与村组党员干部一道,一边深入农户沟通争取无偿占用耕地的理解,一边到县上向领导争取资金项目支持。通过大家两年多无数个日夜,一次次往返申请和反复开导,终于争取到资金补助和群众支持,达内片区5个村小组10公里公路顺利硬化。现在达内片区群众每每走过这条路,都还记得“哥陆”上下奔波做工作的身影。

达内村村民杨廷祥说:“以前是烂路,赶街不方便,挑小菜去街上卖都费力,做什么事都不方便了。现在路修好了,做什么事都方便了,条件也变好了。”

心系群众,主动为民排忧解难

汤谷小学旁边有一条河,河对面有300多亩良田,以前只有一座简易木桥保通行,每遇到大雨,木桥经常被河水冲走,粮食难以收进家里。“哥陆”了解到群众反映的情况后,马上与村干部一起争取资金项目支持。

相关部门虽同意修建一座水泥桥,但因资金问题,多方协调始终无果。面对困难,“哥陆”并没有气馁,而是积极想办法找思路。经过他一次又一次与沟通协调,终于争取到国家高检院的扶贫资金,修建了董经河桥。现在,汤谷村的村民去河对面劳动方便了许多。

村民李凤会说,村子三分之二的田都在河另一边,以前还没建桥的时候,打谷子、栽秧都是靠搭一座木桥,有时候第一天搭好,第二天突然发大水就冲走了,又要重新再搭,所以每年打谷子都很费力。新桥修好后,打谷子、栽秧都很方便,现在路也在修建,三轮车可以开到田边拉谷子了。。

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民族文化挖掘弘扬

“哥陆”利用自己语言和熟悉村情、民情等实际优势,积极参与本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主动参与整理和完善《太阳古歌》。2014年《女子太阳山祭祀》被列入国务院非遗项目,“哥陆”还积极参与相关活动筹备。2015年以来,“女子太阳节”活动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一在汤谷村隆重举行,传承悠久而浓郁独特的民俗风情,成为西畴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也为周边群众稳固脱贫、持续增收提供了一条新的致富路。

在2018年全县脱贫出列后,因为身体原因“哥陆”选择退休,但他心中仍然心系瓦厂村的群众,时不时地还会自己开车去档卡户家里,跟他们聊聊天、叙叙旧。村委会有什么事情只要一个电话,“哥陆”也会立马来到村委会,和同事们一起想办法、提建议。

陆仕金说:“我原本就是瓦厂的村民,对自己的家乡有很深的感情,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了,但只要村上有什么事情我都第一时间就赶到。既然群众都信任我,我也会继续发光发热,为瓦厂的发展出力。”

编后:

像“哥陆”这样的扶贫干部,是全县扶贫干部的一个缩影。正是有这样无数干部和群众的身体力行,才铸就了新时代“西畴精神”这一丰碑。他们的事迹也将一直激励和鞭策着我们,不断弘扬践行新时代“西畴精神”,踏实工作,奋勇前行,为续写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丽西畴篇章不懈努力!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王沙 胡昌佳)

(编辑:郭韦 排版:张振飞 审核:梁丹)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