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栽烤烟,他们甩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2020-05-21 10:37:04 来源:西畴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脱贫致富道路上

他们不等不靠

依托好政策

科学种植烤烟

一步一步摆脱困境

日子越过越红火

成为村里脱贫致富的标杆


近年来,西畴县立足本县实际,着力发展烤烟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有效推动扶贫工作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不少贫困户靠着栽烤烟,收入颇丰,日子越过越好。


贫困户靠种植烤烟脱贫



家住新马街乡坡脚村民委兴隆村小组的秦本能是一个腿部患残疾的年轻小伙子,2014年因病他家被评为建档立卡户,家中共有三口人。秦本能也和多数年轻伙子一样,曾经到外地务工,由于身患残疾,自身不能做重活,很多工厂不愿意接收他,只能背着行囊回家,20多岁的他,想到自己还很年轻,还得为全家谋点出路,他思考着怎样才能出走困境,找到致富路摆脱贫困,因为父母有种植烤烟的经验,于是萌发了扩大烤烟种植规模的想法,一拍即合,说干就干。

2015年,由于自家土地少,秦本能试种了5亩烤烟,并有了不少收入。2016年,尝到甜头的秦本能决定借产业发展贷款,扩大烤烟种植规模,有了技术和资金的积累以及政策的支持,他是越种越有信心,今年将烤烟种植规模发展到了70亩。

秦本能告诉记者,由于种植烤烟比较选地块,大部分土地都是租来的,每亩向村民支付租金500元,每年付租金3万余元。现在种烟一年收入大概有8万元左右,自栽种烤烟以来,烤烟总产值超过60万,纯收入20万余元。

秦本能靠种植烤烟,增加了收入,家里翻盖了新房,购买了家用汽车,日子越过越好,靠着一双勤劳的双手,在2018年摘掉了贫困帽。“经过这几年栽烤烟,烟草公司跟政府部门给的这些补助、补贴还是够买药水钱,补贴每亩在500元左右,有了他们的帮助给我们过上了更好的日子,以后还要更好的发展烤烟种植,过上幸福生活。”秦本能说。

在新马街乡坡脚村委会兴隆村上老棚村小组的蒋升稳家,记者看到,他家门前停放着一辆方便自己拉烟的农用车,家里电视、冰箱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

蒋升稳告诉记者,由于多年来于不懂产业技术,没有土地,种植的烤烟也少,日子过得紧巴巴。自精准扶贫政策落实以来,帮扶人结合他家的实际,为他量身制定了发展烤烟致富的脱贫计划,在县烟草公司技术人员的指导帮助下,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烘烤分级等进行现场指导,坚持每一个环节不错漏,手把手教会他生产技能,短短两年时间,蒋升稳一家依靠种烤烟脱贫离贫困,走上了致富路,不仅收入增加了,还在兴街镇买了一套120平的商品房,家里又建起了一幢新房用于存放烤烟。

“种烟后烟草公司的政策好,每担烟还补助100块钱,纳入建档立卡户以来每年的收入一年比一年有所增加,我种烟的面积也逐渐增加,今年我已经种了65亩,今年的纯收入预计在10万多点,还是要感谢党的政策对我们的关心和支持,以后还是要靠继续发展烤烟种植维持家庭收入。”蒋升稳说。


烟草公司全程技术指导



目前,烟苗正值快速成长期,为了保证贫困户增收,烟站工作队驻村入户,宣传政策,指导他们种植烤烟全过程,指导他们浇水盖膜,切实做到“保壮苗、保移栽、保成活、保质量”,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亩成一亩。

西畴县烟草公司积极发挥我县烤烟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势,积极引导档卡户参与烤烟种植脱贫致富,为确保种植效益,烟草部门对贫困户烤烟生产实行全程技术指导跟踪服务,并投入了大量的物资扶持和资金补贴。2020年全县共发展档卡户63户进入烤烟种植,对贫困烟农在技术上实行滴灌式服务,片区技术人员上门到地进行跟踪技术指导服务,并对贫困户种植烤烟给予100/担的种植补助;对贫困烟农在烤烟种植保险上给予10元/亩的优惠。

西畴县烟草公司生产股股长李波介绍,在种植过程中对他们补助上给予倾斜,基本上每亩达到470元以上的补助标准,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帮助档卡户借烟农贷款,使他们前期有种烟的成本,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烟苗移栽到烘烤结束、分级都是全程指导,让档卡户真正提高种烟技术,获得最大的效益,使我们的档卡户尽快地脱贫致富,巩固我们全县脱贫攻坚的成果。

村里的两位贫困户带了个好头,他们还将会把烤烟种植技术传授给其他乡亲,鼓励周边农户走科学的发展产业模式,如今,回忆起被评为建档立卡户时,他们笑着说,不想再戴上贫困户的“帽子”,也希望更多的村民能够像他一样,不等不靠,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走向致富之路.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徐荣银 胡昌佳)

(编辑 郭韦)

(排版 侯佑琴)

(审核 资云波)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