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汉阳对口扶贫力度不减

2020-05-14 09:23:00 来源:汉阳区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近日,汉阳区和江夏区联合召开深化党建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谋划今年的对口帮扶工作。

2015年以来,汉阳区对口帮扶江夏区山坡街的21个贫困村。如今,江夏区21个贫困村已全部脱贫出列,汉阳区精准扶贫绩效考核连续两年排名中心城区第一。


丰收村:家门口就业外出务工两不误

走进丰收村,一座90千瓦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正在运行,改造升级的80亩鱼塘水波荡漾。


丰收村光伏发电站


“发电站和鱼塘的年收入10万元以上。”丰收村第一书记张宗兵介绍,全村共396户1266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40户93人,边缘贫困户4户11人。

改“输血”为“造血”,丰收村着力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小龙虾养殖、香莲和优质水稻种植,土鸡散养为主发展特色产业,带动贫困户就业。

汉阳区驻村扶贫工作队为村民提供就业信息和培训平台,鼓励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19年,外出务工人员25人。今年初,克服疫情影响,又帮助14名村民外出务工。


建国村:村集体产业收入四连跳

5月7日10时许,建国村苗圃基地内,近百名村民正在忙着给幼苗松土、除草。正在除草的50岁村民余秋香告诉湖北日报全媒记者,丈夫患病,儿子受伤在家休养,一家人的生活全靠她一人打工维持。“每天的工资有近百元。”2017年,余秋香就在农闲时到苗圃工作。今年3月5日,苗圃复工,余秋香第一时间上岗,又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


建国村苗圃基地


建国村有15个自然湾,在册贫困户57户122人。2018年,全村脱贫,农民人均纯收入逐年递增。“2016年至2019年,村集体产业收入分别是5万元、11.17万元、21万元、27万元,实现四连跳。”村党支部书记祝坤介绍,村苗圃基地优先安排贫困户务工,4年共发放劳务费64.17万元,惠及贫困户15户。

疫情期间,建国村不仅解决了苗木滞销问题,还吸引了不少新客户。“目前苗圃基地发展势头良好,今年将扩大规模。”建国村驻村工作队负责人戴伟思说。


湖岭村: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产

在湖岭村的鱼池虾池边,两位村民戴着口罩,正在巡查鱼虾养殖情况;旁边一片翠绿的草地上,一位村民戴着口罩,正在看护着吃草的20余只小羊羔。



湖岭村香莲基地


“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产,确保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不低于20万元。”湖岭村第一书记杨大庆介绍,疫情期间,汉阳区驻村工作队为湖岭村捐赠了一批防疫、生活物资,协助17名外出务工在册贫困户进行核酸检测,顺利外出复工。

2019年,汉阳区投入帮扶资金716万元,帮助江夏21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12万元,1694名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全部达到5000元以上。“今年,我们对口帮扶的力度不减、标准不降。”汉阳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克服疫情影响,全区优先保障扶贫专项资金,目前已拨付300万元。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