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司法局:浩口乡调解“专家团”巧治“顽疾”

2020-03-24 00:00:00 来源:重庆市武隆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你好同志,求求你,救救我,这次是真不想我活了......”近日浩口乡邹家村调委会接待了一位特殊的来访者,年过七旬、腿脚残疾,一瘸一拐地走进调解室,他就是邹家村蒲子平组村民李某。

李某兄弟俩于1976年分家,因为房屋、土地、山林的分配方案存在异议,导致两兄弟俩长期不和睦,此纠纷经过乡、村干部多次调解,也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矛盾持续至今,兄弟俩视若仇人,水火不容。

春节期间,李某弟弟旧事重提,矛盾一触即发,其春节过得十分郁闷,因为此事,还卧床一个月之久。于是他再次向邹家村调委会求助,请求“救援”。调解人员热情接待了他,认真记录了他反映的情况,并答应立即对此纠纷进行调查。

为了彻底解决此纠纷,邹家村调解委员会对其进行了认真研究,准备改变调解方式,利用集体的智慧,发挥团体的力量,化解该纠纷。

首先组建由邹家村部分调解“能手”、人民代表、村民代表、党员和老干部参与的“调解团”,大家集体会商调解方案。紧接着充分收集证据,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状况。“调解团”实地查看了争议房屋、林地、土地情况,再分组走访了当年的老干部、知情人士、当事人等,也查阅了土地、林地原始档案资料。然后再次会商,综合分析案情,请教法律专业人士,明确了初步调解方案。最后结合历史状况、相关法律法规,在当事人平等协商的基础上提出调解方案,帮助他们完成了40多年的心愿,达成了和解协议。兄弟俩重拾亲情,喜极而泣,高兴地离开了调解现场。

“农村此类纠纷不少,许多证据是无法考证,比较棘手。为了有效解决该类纠纷,既要尊重历史状况、风土人情,也不突破法律底线,问题也能够彻底解决,我们准备把此种调解方式继续延续下去。”邹家村调委会主任邹书合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