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木齐创城在行动】乌鲁木齐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乘势蝶变

2021-02-01 08:00:00 来源:天山区人民政府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随着“水进城”项目持续推进,水磨河“一脉、四段、十园”亲水景观长廊全面建成。图为1月31日,市民在水磨沟公园游玩。


随着“水进城”项目持续推进,水磨河“一脉、四段、十园”亲水景观长廊全面建成。图为野鸭在水磨河上觅食。 (记者蒋晓摄)

城市颜值高 人居环境美

——乌鲁木齐市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乘势蝶变

新疆网讯(记者盖煜王媛媛 郭军鸽)如今的乌鲁木齐,城市道路干净整洁、居民小区功能齐全、水磨河畔景色优美……

一城之美,始于颜值,源自管理。乌鲁木齐市把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融入城市建设发展方方面面,城市颜值全面提升,城市内涵更加丰富,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老城更新、小区改造

生活环境得改善

一座城市的新气象,不仅体现为气派的高楼、美观的建筑,也弥散在温馨有序的老小区、井井有条的旧街巷。

人以城为家,城以人为本。创城带来基础设施建设的加速发展,也给市民带来了实惠与幸福。

1月27日,二道湾路裕丰园小区居民单英一大早便忙着收拾房屋。

他说:“去年政府免费给我们卫生间和厨房都做了防水,更换了排水管线、坐便器等设施,生活越来越舒适了,这几天都忙着收拾房子,今年好好过个春节 。”

近年来,首府实施了一系列老城区(棚户区)改造、环境景观提升改造、交通改善等项目,从2017年-2020年,乌鲁木齐市老城区(棚户区)累计实施征收及房屋综合改造46万余户,居民生活品质实现从“住有所居” 到“住有宜居”的提升。

随着乌鲁木齐城镇化不断推进,城市更新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课题。 近年来,乌鲁木齐紧贴民生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改造机制、管理机制、服务机制,实施了老旧小区改造工作,通过补短板、强化基础设施;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改造等措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目前累计改造了283个老旧小区。

二毛小区居民赵婷婷说,老旧小区改造前,建设部门和社区就开始征集大家意见,当时自己反映的问题是道路坑洼、很多路灯也不亮,现在道路重新平整了,路灯也装上了。

林中赏雪、水中观景

靓丽美景入眼来

冬天,雅玛里克山上的树木进入休眠期,为来年茁壮成长蓄积力量。此时,若到山上走一走,就能体会到“雪中观树、林中赏雪”的独特意境。

“这几年,雅山的变化很大,四季景色都不一样,成了我们休闲、运动的好去处。”市民段风森说。

不仅是雅玛里克山,数据显示,2020年,乌鲁木齐市“树上山”项目改造提升绿化山体2.2万亩,城中有林、林城相伴、四季各色的城市生态格局基本形成。

在水磨沟公园,水磨河畔树枝低垂,枝条上附着毛茸茸的白色霜花,水雾缭绕的河面上,几只体态浑圆的野鸭扭动着身躯,或水中畅游,或抖动翅膀,或与同伴嬉戏。

“这些野鸭是这里的常客。”家住附近的陈俊鹏说,这几年,在水磨河每年都能看到野鸭,数量也越来越多。

水磨河的变化是首府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一个缩影。随着“水进城”项目持续推进,水磨河“一脉、四段、十园”亲水景观长廊全面建成,城中有河、岸上有景、水城交融的亲水生活环境展现在市民面前。

文明之城,宜居之所。近年来,在深入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乌鲁木齐市多举措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市民幸福指数的增长点。

出门游园、家门口健身

便民生活圈“圈”出幸福感

种类丰富的乔灌木、富有特色的园林小品、多种多样的健身设施……在太原路水利工程处小区的小游园内,居民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徒步、健身、游乐。

“以前游园内设施陈旧,道路坑洼不平,现在游园路硬化了,树也种得多了,走出家门就能锻炼,老人孩子都有了休闲好去处。”居民师新华说。

头宫社区一运司家属院内的小游园内开辟出一块健身广场,增加了5组健身器材,还配了休息区。

“我们小区老年人比较多,大家饭后下楼打打太极、跳跳健身操,业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居民孟新兰说。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乌鲁木齐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始终将群众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衡量标准。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小游园及街旁绿地1248块,小绿道134条,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99%。其中,去年新建改造的57个居住区游园,让市民不出小区,就能赏景、健身。

不出城尽享生态之美,居闹市乐享品质之变。在从量的增长向质的提升转变过程中,乌鲁木齐这座文明之城的颜值越来越高。

来源:新疆网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