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发展 分类减量丨用心生活的地方就是家

2020-12-30 08:00:00 来源:厦门湖里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为了表彰先进,让垃圾分类的理念深入人心,昨晚,金山街道在国贸中心银泰百货举办“大美金山·分出新时尚”垃圾分类年度专题宣传晚会,现场又燃又飒,吸引了不少居民参与。2020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金山街道持续深化提升城市管理,扎实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引领城市文明新风尚。颁奖表彰先进现场颁奖表彰先进现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为进一步激发垃圾分类基层单位及一线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街道对部分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并在现场进行了颁奖活动。

   

  湖里区市政园林局局长周泽勇、金山街道党工委委员、二级调研员周富强为垃圾分类“优秀物业服务企业”颁奖。

   

  金山街道党工委书记朱碧蓉、厦门市城市管理综合事务中心主任冯德才为垃圾分类“管理先进工作者”颁奖。

   

  湖里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吴旗荣为垃圾分类“优秀督导员”颁奖。

  荣誉榜

 垃圾分类“优秀物业服务企业”(9家)

  1、达嘉馨园-厦门市禾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金山湖景-厦门市南中大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3、金秋花园-厦门吉康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4、玉山花园-厦门深港华森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5、湖边花园A区-厦门市天地和诚物业有限公司

  6、高林一里-厦门市天地和诚物业有限公司

  7、国贸商务中心-厦门国贸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8、恒禾七尚-厦门花开富贵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9、明发海湾度假村-明胜世家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垃圾分类“管理先进工作者”(12人)

王超伟、朱源、张振登、许继兴、严伟勤、赖银芳、陈清河、林景华、林郁艳、陈勇进、孙鸿鸿、林义明。垃圾分类“优秀督导员”(18人)肖素兰、陈志英、郭淑侦、王美真、王月娥、刘超苏、黄红霞、张大明、雷志芳、李丽英、林荣宏、蔡静玲、叶秀琴、陈金珠、辛云香、林金针、林宝云、周丽娟。提升分类意识

  加强校园教育宣传。开展垃圾分类主题宣传活动,推行学生积分打卡制度,抓好“小手拉大手”校园教育等主题宣传活动,并成立“金山街道城市环境小记者团”,推动垃分工作进家庭活动,形成 “教育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带动一个社区”格局。

  借助媒体开展宣传。借助新闻媒体、微信等平台向广大居民宣传垃圾分类,在特区新闻广场专栏进行2期垃圾分类活动报道,在搜狐新闻、厦门广电网等刊登2篇报导。在金山街道微信公众号发布垃圾分类宣传推文14条。

  搭建外卖宣传平台。街道与外卖平台达成战略合作,设定每周六为“金山街道垃圾分类宣传日”,外卖员变身垃圾分类宣传“轻骑兵”,义务向商家、用户普及正确垃圾分类的方法,并现场发放宣传手册6500份。

  助力疫情防控。

  成立疫情防控环卫督导小组。把好疫情防控关,重点检查废弃口罩收集转运,采取“轮班制”对垃圾分类暗访考评、定期通报,以“重纠正”督促社区做好垃圾分类。

  增设废弃口罩投放专用桶。按标准改造废弃口罩投放专用桶273个,改造完成率100%。 

补软硬件“短板”
明确物业主体责任。进一步明确物业服务企业在生活垃圾投放管理责任人职责,出台湖金街政[2019]18号《金山街道物业服务企业垃圾分类考评管理办法(试行)》文件,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监督管理,及时与辖区内物业小区、办公楼宇、商超等经营场所签订“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书”,并组织相关培训。
开展垃分专题调研。针对垃圾分类开展工作进展缓慢的、后进的物业小区、公共机构,实地调研了解实际情况,研究探讨解决方案,及时督促相关社区、物业公司加强人员管理,补齐硬件设施,推进投放点建设及规范管理。  
补齐垃圾分类“短板”。街道高度重视非督导时间垃圾分类工作,坚持每日开展自查自纠工作,约谈市级考评成绩不理想的物业单位,督促整改,提升薄弱环节。  
信息化监管开展实践。
金山街道推进垃分数字监管系统建设,常态化运行垃分考评平台App,实现垃分工作高效整改反馈。牵头组织社区和辖区居民小组与商业部门联动,引导他们共同参与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厨余垃圾就地减量。为实现厨余垃圾减量化,今年,金山街道通过引进厨余垃圾微生物气化处理技术,在金安社区高林一里生活小区启动试点,实现厨余垃圾在小区内部循环利用。  
建设新型垃圾厢房。 建设新型垃圾厢房26座,其中金山社区17座,金安社区3座,高林社区2座,金湖社区3座,金海社区1座。  
推行生活垃圾“双定”投放。金山街道联合执法中队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法制宣传活动,于每周三进行垃圾分类联合执法。截至11月上旬,街道共开展生活垃圾“双定”宣传活动30场、现场发放“倡议书”15000份,发送宣传短信725300条。  
开展垃分执法年专项活动。金山街道联合执法中队积极开展垃圾分类法制宣传活动,于每周三进行垃圾分类联合执法。截至11月上旬,共处罚110起,处罚金额共38490元。
完善常态化督查机制。以暗访、弹性工作方式,常态化对社区、物业垃分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曝光。加强垃分暗访考评组管理,定期组织业务培训,针对垃分实质性问题,监督社区整改到位,做到“重自查,更重纠正”。   
推行“不分类、不收运”。金山街道环卫所和收运单位联动,对物业小区生活垃圾分类不合格,经警告仍未整改的可拒绝转运。
实行“双定”投放新模式。 指导社区人员实行“双定”新投放模式,落实值守指导,实现平稳引导过渡。打造“双定”投放优秀示范点,总结形成一套可复制操作的体系,在全街推广使用。

  落实“示范片区”建设标准。根据市垃分办出台《厦门市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创建标准》文件要求,到年底实现示范片区户数占辖区总户数达90%以上。

  创新宣传形式激发群众参与。利用微信小程序开展垃圾分类知识指南,每月开展有奖知识问答,扩大宣传范围影响面,让居民更好地了解和巩固垃圾分类知识,激发群众参与性。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