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栅子调:历史悠久 颇受欢迎

2017-09-27 22:04:27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作为一种传统民间艺术,马栅子戏,因发源于赤城县白草镇马栅子村而得名,白草镇马栅子村位于赤城县境东北部,112国道边,黑河上游。1940年,延庆人大头李宽在三道川刘官窑村卖艺,他主唱蹦蹦戏(评剧),马栅子村文艺爱好者郭举、贾万厚、贾润随他学戏,因时间短没学完整,回村后结合当地方言发音,改创成现今的马栅子调。五十年代,对该调进行完善和提高,形成了有板有眼,可分行当,大小戏都能唱的独特剧种。有男腔、女腔、器腔之分,又分悲调和喜调(亦称苦调甜调),开始以击竹板洛子控制节拍,后来改革完善,其唱腔文武场已趋向大剧种的配置,演员行当也分生旦末丑,乐队至少5人,主要唱腔为三句半,加引子,过门共5句。

  其曲牌较少,常用晋剧曲牌和民间调作补充,该调子是周边村民的“精神大餐”,同时也受到周围兄弟县乡的欢迎。代表剧目有《大队经》、《黄乃云上坟》、《刘宝庆喊冤》、《八盘庚》,1970年,曾经以新戏《建猪场》代表赤城县参加张家口地区文艺汇演,获优秀奖。

  马栅子戏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