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仁跳八仙:最早源于唐朝 俗称“打把戏”

2017-12-08 09:51:00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翌年詹家村的迎神大赛,做法与前河、里河大致相似,不同之处有二:一是他们只有一个跳傩班子,无0换出动;二为表明专门敬奉八爷,特意增加一天祭祀活动,凑个“八”字,以示区别。当地曾有民谣歌其事云:端上(即今前河)詹家人,十年两届神,戴起木面壳,笑煞几多人。

  迎神大赛就是跳傩《跳八仙》,但崇仁的《跳八仙》中没有汉钟离,而以刘海代之这一奇特现象,可能旁证了该舞最早源于唐朝。因为只是“到了唐代”。民间才出现了《刘海戏金蟾》的传说故事,(引文均见一九八七年四月十八日南京《周末》第三版沈中尧所撰《刘海与留孩》)倘若民间无刘海的传说,便让他手持金蟾入舞,那是不合常情的。

  《跳八仙》历来只在前河等三村两姓间世代秘传,一般是父传子,所扮角色形象、动作不得随意变更。平时面具、道具由各个角色的扮演者自己保管。每逢迎神大赛之年,都要提前一个多月重排,直至动作熟练,父辈点头,方能在“诸神”之日“开傩”,严防变形走样,可谓慎之又慎。前述各端说明:即使不再溯源,从明洪武年间至今,《跳八仙》也有六百余载历史。

  《跳八仙》所用的道具和面具,或选质地坚硬的樟木、杂木雕刻,或集多种竹子制作,工艺都比较复杂。象雕刻八位仙人的形象,以及他们所持的金蟾、拐棍等,一般木工就难胜任;再如笊篱、拂尘、笛子、道情筒、篾片条、芭蕉扇、小花篮等,寻常篾匠也无胆量承揽,非请能工巧匠不可。所以,族人十分爱惜,规定使用者不得损坏,妥为保管。

  《跳八仙》虽然古仆庄重,却与是常生活贴近,加之形象惹人捧腹,表演活泼幽默,因而每逢庙会搬演之日,都能招来八方乡邻。清末民初声誉鹊起,常令县城、府治轰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