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与弼思想亮点

2020-03-03 05:30:57 来源:崇仁县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江西教育学院   李和平


    吴与弼(1391-1469),黄宗羲说:“康斋倡道小陂,一禀宋人成说”,这个宋人成说,是不明确的。宋人成说,是朱说还是陆说?黄宗羲之说是不明确的。学界多有说吴与弼兼采朱陆的,这个兼采朱陆,又是不准确的。在于笔者,吴与弼思想,以远朱近陆为是,吴与弼思想中的陆学,开有明一代阳明学之端绪,可以说有明一代的王学,直承吴与弼思想的因素是较为明显的。学术界又普遍认同吴与弼的耕读思想,教育界以重视劳动教育的教育家来界定吴与弼,自有其理由在,只不过,劳动教育思想,或言耕读教育思想又不足以表征吴与弼。


    吴与弼思想近陆学,是从文化上说;吴与弼思想中的耕读思想,是从教育上说。说康斋文化思想也好,说康斋教育思想也好,都属于横断地讲;横断讲,是说吴与弼思想的方方面面,方方面面是横断地讲,对应于横讲,还有纵贯地讲。纵贯地讲,是从思想家思想的地位、作用、影响、意义上说。


    如今既要横说吴,又要纵说吴,该如何说?横说又纵说,不妨称之为纵贯横讲,即以横讲为经,以纵贯讲为纬,具体说就是以吴的文化思想、教育思想为经,以其文化、教育思想言论行为的地位、作用、影响、意义等为纬,予以指点出吴与弼思想中的亮点,指点出的亮点,既要给读者以吴与弼的明确思想,又要予读者以吴与弼的准确思想,更要予读者指点出吴与弼思想的重大而深远的价值意义。
准此,则吴与弼思想的亮点有二。


    其一,吴与弼思想与中国文化教育第二次下移的关系——吴的思想言论与行为,构成为中国文化教育第二次下移的端绪。

    如所周知,中国文化教育第一次下移,发生在春秋时代,下移发动者,可以以孔子为代表。孔子以前的西周时代,文化教育处于“学在官府”状态下,西周的贵族垄断着文化教育,在那样一个贵庶等级界限森然不可逾越的时代,遮民是不得与闻文化教育的。


    孔子兴起,私学勃兴,私学取代正在逐渐衰微、没落的贵族官学,直至贵族以及贵族文化教育彻底在中国历史上消亡,这就是整个春秋战国中国文化教育的根本性变化,这个根本变化的历史意义极其重大而深远,举其要者而言,首先,这个变化促进了中国文化的独立化进程,中国文化从此 从与政治文化合一的状态中分化出来,有了独立的意义;其次,这个变化又促进了中国教育的独立化进程,从此,西周时代的政教合一的制度一去不复返,教育成为独立的事业,教师成为独立的职业,西周时代亦官亦师,官师合一的制度一去不复返;同时,作为文化、教育的独立载体,士阶层兴起,促进了中国士族社会的兴起。最后,这个变化,也促进了中国思想、理论的发展过程,文化教育下移带来的诸子百家之学的勃兴以及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是中国文化、思想、理论高度繁荣发展的证明。


    与第一次下移不同,明代发生的第二次下移,是由以阳明为代表的思想家们推动并完成的。阳明以前,中国文化教育一则为佛、道两家所完全操纵,一则又高高在上,成了士族的专利品,儒家与社会下层脱节现象十分严重。


    余英时在《士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说到:“新儒家的伦理也因阳明学的出现才走完了它的社会化的历程……程朱理学虽然把士阶层从禅宗那边扳了过来,但并未能完全扭转儒家和社会下层脱节的情势,明代的王学则承担了这一未完成的任务,使民间信仰不再为佛道两家所完全操纵。”


    阳明学促成了中国文化教育的第二次下移,这跟吴与弼有什么关系?有关系。因为阳明学与崇仁之学有一定的师承关系。阳明曾拜会吴之及门弟子娄谅,而娄谅是吴与弼门下被老师看好的弟子,阳明拜会娄,说明阳明学与崇仁学有一定渊源关系。阳明学可以看做是吴之崇仁学之再传。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不妨说,吴及吴之崇仁学,可以构成为中国文化教育第二次下移的端绪。


    其二,吴与弼思想与新儒学往农工商贾转向的关系——吴之思想是新儒学往农工商贾转向的开始。
    首先,吴有“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的思想,告诉农工商贾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要就着自己本有职业、地位尽心去做自己的事,同样可以和儒家学者一样成仁成圣,也就是说,农工商贾可以儒学化,农工商贾儒学化,造成了明代以来,中国特有的儒商阶层;另一方面,儒家学者“须亲细务”,包括经商之类,“躬亲稼穑”即从事农业生产之类以治生,也在吴与弼思想中可以找到端绪,也就是说,儒家学者也可以农工商贾化。儒家学者农工商贾化,可以在明代的思想史中找到很多关于士是否可以经商的思想讨论,以及可以找到许多治生有成有业绩的士族知识分子的案例。
    其次,儒家与农工商贾不仅可以角色互换,而且儒家的读书,也必须放到农工商贾之事上去体验、证验。
    吴与弼有诗曰:“万事应须任所遭,胼胝农圃致辞劳,西斋讲罢心如水,又对凉天霁月高”吴讲“随处体认天理”,讲“事上磨炼”即有把儒学放到农工商贾之事为上去体验,去证验的意思在。
    吴与弼发儒学往农工商贾转向之端,到了阳明,则把其思想进一步提升为“古者四民异业而同道,其尽心,一也”儒家与农工商贾之不同,只在各自所从之业上,就道而言,他们是殊途而同归的。
    儒家既然可以并且应该与农工商贾有换位行动,角色互换,又可以并且应该有双方在事为上的互相借鉴,体验与证验,这就势必造成一个结果,即中国文化教育发生纵向性的传递传播,即从上往下传,从上往下传,即儒学走向社会下层民众,走向农工商贾。这个变化的文化意义,教育意义以及社会意义是极其重大而深远的。阳明是这个变化的发起者和推动者,但,阳明这一思想与行为的端绪,可以从崇仁学中找到。


来源:抚州市政府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