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野调查 探究历史小细节

2019-12-27 16:46:00 来源:德化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核心提示

“温陵志”想传递历史真实的信息,这就促使我们去进行必要的田野调查。就像拍摄一部纪录片一样,需要一层层、一点点地去搜集研究资料,需要实地走访、观察、询问和调研,然后才能看清、读懂历史的原有风貌,记录值得记录的人与故事。2019年,我们通过脚步丈量,发现了许多泉州历史遗存下的小细节。□泉州晚报记者 吴拏云 文/图

关键词 瓷帮古道 文化积淀

德化制瓷历史悠久,出于外销需要,自古以来就筑有驿道。德化古驿道早于宋代即有记载,宋代开辟的古驿道是海丝物源地交通要道,在德化龙浔镇,特别是高阳村(古称“高洋村”)附近,散落着大量的古窑址,它们正是古驿道历史的见证之一。据史料载,德化境内的古官道有三条:东线经南埕、水口通往永泰港口嵩口,西线经上涌的上壅驿通往尤溪港口古迹口,南线则翻山越岭经由永春五里街许港通往泉州。由于历史上大部分的德化瓷,都通过南线送往泉州,再从泉州港出发走海运,因此古驿道就被叫作瓷帮古道。

德化瓷帮古道上至今依旧保存大量古瓷器碎片,有些上面还印有商号名。

我们重走了德化瓷帮古道。沿途依然能发现不少古窑址遗址。据说光在高阳村境内就有2处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宋元古窑址,还有明、清时期的古窑址28处,它们如同一个个承载历史风尘的“含珠巨蚌”,吸引着人们不断去探究其中故事。瓷帮古道不光是古窑址吸引人,历代以来的名人遗址遗迹,同样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在由北而南的跋涉中,我们发现有奉祀“开闽王”王审知的岭头宫;有立于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的闽学教授、崇安教谕陈王道(号凤岐)墓道碑;有见证泉州宰相李廷机与高洋名士单辅友谊的金城堂;也有供奉早期海神“通远王”的金城寨等,此外还有紫云洞、六福观音院、世竹岩、福埕宫、金城桥等名胜遗迹。

关键词 泉州古桥 历史缩影

泉州地处东南一隅,依山傍海,境内山峦连绵,沟壑纵横,加之港湾迂回曲折,这样的地理环境客观上造就了地域多桥的特色。据泉州地方志载,进入宋代之后,泉州港日渐崛起,泉州海外贸易取得了世所瞩目的发展,这也推动了泉州交通的迅猛发展。泉州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建造了大批技术水平高、坚固耐用的桥梁。民间俗称的“泉州十大名桥”——洛阳桥、安平桥(五里桥)、石笋桥、东洋桥、玉澜桥、海岸长桥、金鸡桥、顺济桥、凤屿盘光桥、下辇桥,全部诞生于宋元时期。它们不仅有宏大的桥梁规制,而且拥有先进的造桥工艺,诸如筏型基础、睡木沉基、种蛎固基法、浮运悬机架桥等建造工艺,迄今为人所津津乐道,也令游者叹为观止。

洛阳桥中亭岛上,记述该桥史迹的历代碑刻甚多。

后世在有宋一代的基础之上,继续推动桥文化的发展,致使泉州桥梁呈现千姿百态的奇丽景象。据《泉州桥文化》一书载,宋之前泉州有桥梁12座,宋时则有159座,元代32座,明代100座,清代120座,民国2座,朝代不详184座。由于各种原因,上述古桥有的毁于战乱,有的祀于山火,有的因年代久远而坍塌,有的因交通拓改而被拆除,迄今仍保存较好的尚有100余座。来泉州,别忘看古桥。那些桥以父辈似的刚毅,纵贯千载风雨,“车马安驱,蛟龙退避”,真雄观也!

关键词 丰州书院 文脉载体

南安丰州作为闽南文明发源地,古代文教兴盛,官学、私学竞相繁荣,影响深远。鹤归华表,如今古之书院大多逝如尘风,但幸尚有丰州书院存焉。在这座古邑学府内竖立着两块碑刻,揭示一方民众对于文教事业的殷切期盼。《南安县志》载,丰州书院是由县丞署改造而成的书院,其历史已逾260年。

丰州书院恢宏大气

值得重视的是,今丰州书院讲堂东西两墙分别立有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知县邹召南所撰的《新建丰州书院碑记》和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知县伍炜所撰《丰州书院膏火碑记》,这两块碑刻记载着兴建丰州书院的缘起、意义、规制和寄望,也记述下了书院经费募集的经过和意义,使得后人对古代书院有了更深刻、更全面的了解,称得上意义非凡。

关键词 文笔山 摩崖石刻

古有云: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不过,对于惠安文笔山(亦称文笔峰)来说,却有着另一番迷人姿态。明嘉靖《惠安县志》载称:“文笔山在二十九都,旧名香炉山,三石错峙,旁象鼎耳,中堆突如爇香状,后人更积石两耳之间,而剡其上为文笔。”不难看出,文笔山古时原是个酷似香炉的山峰,后来由于邑人的有意为之,使得这香炉状的山峰逐渐变成耸入云霄的“文笔”型山峰,进而成为象征“惠安文脉”的一座山川。

李恺撰文的崖刻引起游客的好奇

在今文笔山西北侧,留存有两方明代摩崖石刻,颇具稽史和欣赏的价值,也是文笔山人文底蕴的重要物证。其中一方为明代吏部郎中、湖广按察司副使李恺(号抑斋)亲撰,介绍文笔山对惠安文教兴衰的影响,以及明嘉靖至万历年间修复文笔山的过程,此文由李恺季子、庠生李呈春镌于石;另一方则记载万历甲辰年发生地震,文笔山“石累将颓”,广德宁侯(宁维新)捐俸重修,使文笔山“高增五尺有奇,雄壮倍之”的事迹。李恺廉洁奉公、谙通谋略,他在广东留下的“却金”故事,迄今为人津津乐道。归隐故里后,李恺参与筑城、守城,抗倭壮举令他受万民景仰。而他留于文笔山上的摩崖石刻,更将其峭峻风骨展露无遗,名山名士在文笔山上缱绻而成一段直抵人心的史话。

关键词 乡规民约 涵养民风

泉州素有“海滨邹鲁”“世界宗教博物馆”的美誉,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是这座古风犹存的历史文化名城的灵魂所在。在泉州,一些由古迄今保留下来的乡规民约,蕴含着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朴素道德准则,它们至今仍在规范基层社会生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这些散布于广大地区的乡规民约或许还带着“泥土气息”,但它们发端于民间生活的原始根性,使之对当地民众的言行乃至人生观、价值观,都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是自古以来和谐乡里的必不可少的文化养料。

泉州府文庙古榕树下的示禁碑(左右各有一块)

泉州的乡规民约源远流长,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明万历年间惠安县令叶春及所撰《惠安政书》的第九篇“乡约篇”,有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青阳乡贤发起的《青阳乡约记》碑刻,以及西街奉圣宫内的“六谕”之训、府文庙前的示禁碑刻、爱护大自然的《水尾树碑》、制止械斗的《府宪》碑刻、严禁勒索的《剔奸保民》碑,等等。发掘这些乡规民约内在精华和现代价值,对于涵养和谐清正的社风民风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民国诗册 九日山遗景

南安丰州九日山自晋唐以来就是泉州的一大名胜,此山素来享有“山中无石不刻字”之美誉,文化底蕴雄厚。由古至今,鸿儒良宦、贤者达士纷至沓来,在九日山上寻觅遗迹、凭吊先哲,这也形成了九日山的一种“思古文化”。元时,九日山已有“三十六奇”之说。明代理学家黄文炤更是在《九日山志》中将“三十六奇”一一罗列了出来。然而,记者透过一本民国时期泉州温陵弢社诗人共同集结诗作而成的《甲戌乙亥两游九日山诗册(初稿)》(简称《两游诗册》)发现,除了这传说中的“三十六奇”外,九日山胜景还有其他“遗珠”。

《两游诗册》集结了温陵弢社二十几位诗人的作品

从《两游诗册》的序言和跋来看,诗人们在两游之时踏勘部分古迹。不仅如此,册中诗篇还披露了与九日山相关的一些“秘闻”,譬如:山中有秦系批注道德经所用的石砚;九日山下的延福寺前桥上原有御影石一块,系南宋幼主赵昺留下的;唐代名人韩偓的墓志石为乡人所得,后被斫而为砚;韩偓殁后,随身所带箧中有《内廷集》《金銮密记》;朱熹题写的“九日山”三字早年已没;古迹醉席也已“付寒烟”了,等等。诗册中所描绘的一些古物胜迹如今虽已难觅,甚至早已销声匿迹,但诗篇、诗注却为九日山保留住了历史的雪泥鸿爪。

关键词 南安文庙 重读古碑

南安文庙旧址位于丰泽区北峰街道招联社区郑成功焚青衣处旁,它始建于北宋钦宗靖康年间,已有800多年历史。现今仅存的残垣断壁被深掩于树木与荒草间。旧址旁有工厂与田地,绕行观察时还能发现柱础、条石之类的历史遗留物。在历史上,南安文庙曾有完整备制,“宫墙峻整”,一度吸引大批人才前来参与兴教、传经授业。在南安文庙旧址残存的一面墙上嵌着三通古石碑,虽有风化,所幸字迹尚能分辨。这三通古碑分别为明代欧阳模撰《南安县重修儒学记》、明代傅履阶所撰《南安县重修儒学记》和清代吴观域所撰的《重修南安学记》。斗转星移,沧海桑田。重读这些古碑,回首南安文庙历史,既有辉煌时刻,也有落寞时分,兴衰兼具。

与南安文庙相关的数块碑刻被珍藏于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中

目前在泉州市南建筑博物馆内还收藏着与南安文庙有关的数通明代古碑刻:一通是名儒傅夏器所撰的《南安修儒学记》,一通为《御制·敬一箴·有序》碑,两通《宸翰》碑;另有两通碑记在文庙附近民居中被发现,一通为《戈侯重建万魁亭记》, 另一通为《南安邑侯吴公老父母去思碑》等;此外,还有两通《宸翰》碑屹立于南安文庙旧址东侧招联小学校内。这些古人留下的文字对于我们厘清南安文庙的历史发展脉络,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

关键词 榜眼第 人文密码

土坂村(古称涂坂、蒲坂)位于德化县城关西郊,这里群山环抱,凝翠流苍。蒲坂邓氏的霞坂祠(亦称霞坂堂)便位于土板村内,据介绍,这座传统古建筑既是邓氏祠堂,同时也是清代榜眼邓启元的故居,所以又被人们唤作“榜眼第”。霞坂祠迄今已有400多年历史,是德化一处“人文圣地”。

“三楚文衡”匾被邓氏族人视若珍宝

在德化土坂村上坂角落,邓氏开基祖邓炫肇建的“象牙堂”祠(今称“邓氏家庙”),历经数次修缮与重建,迄今犹自矗立。在家庙内的众多匾额当中,有一块黑底金字的“三楚文衡”匾被邓氏族人视若珍宝,因为该匾是清代曾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的纪晓岚所赠之匾。据郑清清介绍,这块“三楚文衡”匾额的上款为“蓝阳夫芳圣铭青史”,下款为“乾隆庚申学生纪晓岚赠”。“蓝阳”是邓启元的号,因启元曾出任湖北主考官,故纪晓岚尊称其为“三楚文衡”。日前,德化县还首次在当地族谱中发现了清代榜眼邓启元的印鉴。这枚德化古代科举历史上绝无仅有的“榜眼及第”印鉴,是德化清代教育史、名人史等的重要见证物。

关键词 古诗赋 幕后故事

有人说秋季是一年里最美的时光。由古而今,人们在这样的季节里,都会变得感性而富有情怀。故而,秋天也是诗赋诞生最多的季节。翻阅典籍,我们发现泉州古人曾作过许多打动人心的秋诗、秋赋。譬如,南宋绍兴二十八年 (1158年)九月,潮州揭阳县治东壖梅花盛开,泉州人梁克家正好寓居此间,于是写了一篇诗赋描写东壖梅开的景色,诗曰:“老菊残梧九月霜,谁将先暖入东堂?不因造物于人厚,肯放梅枝特地香?九鼎爕调端有待,百花羞涩敢言芳。看来片玉浑相映,好取龙吟播乐章。”这篇诗文颇有“潜龙于渊”的傲气。说来也怪,写完此诗后,梁克家绍兴二十九年返乡参加福建乡试,夺得解元。隔年进京,廷试第一,荣为状元,后来成了流芳千古的“状元宰相”。这样的诗赋予名人传奇息息相关,足以令人久久回味。

俞大猷诗赋常能令人热血沸腾。图为洛江区河市镇俞大猷纪念馆正气堂内的俞大猷像。

提及泉州古代名人秋诗,自然也少不了李贽、俞大猷、王慎中、张瑞图、吴鲁等人的佳作,且也各有各的故事。比如,李贽的秋诗颇有苦涩滋味,实因悲哭弟子怀林之逝;俞大猷长诗《饮马长城窟》令人热血沸腾,只因他将满腔壮志化成励文;张瑞图诗文意犹未尽,实则是有志难伸别朝堂的一种愁绪;而清末状元吴鲁,更是用一页哀诗记国耻……品读这些古诗赋如同赴一场心灵盛宴,经由它们的衔接,跨古越今,仿佛前尘往事款款而来,令人感慨万千。

关键词 铁渣山 梧宅商人

唐代以降,泉州矿冶业、铸造业逐步兴起,五代时期已成福建主产地之一。洛江区河市镇下堡村迄今仍有古冶铁遗址,亦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物。不仅如此,当地元时即有海商发舶东帝汶,留下勇闯海疆的不灭印迹。

位于河市镇下堡村的古炼铁遗址前立有市级文物保护碑

下堡古时为“梧宅”的一部分,今为河市镇的一个村。1958年考古队曾在此发现古冶铁遗址,已采集标本有冶铁工具坩埚、成块铁碴、五代陶罐、底部残器及宋代瓷片等。宋元时期,梧宅一带不光是农业水利设施出众,其航运同样发达。元代航海家汪大渊的著作《岛夷志略》中的记载,恰可作为佐证。在这本书中,汪大渊曾提及泉州梧宅商人通贾“古里地闷”(今印度尼西亚帝汶岛)的情况,文称:“昔泉之吴宅(即梧宅),发舶稍众,百有余人,到彼贸易。既毕,死者十八九,间存一二。”可见,早在元代时,梧宅商人便已通商至“古里地闷”。但因为当地环境恶劣、疟疾横行,到那经商的梧宅人往往九死一生,状况简直可以用“惨烈”二字来形容。不过,这也从另一方面证明泉州人自古以来敢拼会赢,纵使条件如此恶劣的“古里地闷”,也无法挡住他们挑战广袤海疆的脚步。如果把“梧宅商人”放在整个泉州通商史中,或许仅是极微弱的一个群体,但他们用血泪乃至生命谱就的“海丝之歌”,却将被永世传颂。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