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继旺:倾听民声反映民意 新闻战线排头兵

2018-09-14 20:04:33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祥毓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肖继旺,男,生于1969年8月,1988年12月参加工作,199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方山县新闻办副主任。工作期间于1999年—2004年先后挂职任方山县圪洞镇班庄村村委会主任、党支部书记。先后当选为方山县人大代表、党代表和政协委员。

  有人将记者称为“无冕之王”,但是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肖继旺却没有“高人一等”的感觉,他总是俯下身子,深入基层,耐心探询,细心采访,惟恐有辱这份神圣的职业。

  1988年肖继旺高中毕业后,在方山县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当了一名工人;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调到该县新闻办,成为一名编辑;期间挂职圪洞镇班庄村村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成了一位村官。

  在当工人期间,他凭着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不错的文化功底,协助工程队完成了多处工程。随着工程的不断扩展,他带动了本村一部分人逐渐走向了富裕。但看到大多数人家还未摆脱贫困,有的家庭甚至无钱供孩子上学、无钱治病,心里很不是滋味,渐渐产生了带领全体村民脱贫致富的愿望。于是在建筑市场十分红火的情况下,他主动向组织申请到曾经生他养他的班庄村挂职。

  班庄村生产方式落后,基础设施薄弱。面对诸多难题,肖继旺多次召开村“两委”会议,决定在稳定人心的基础上,首先改变该村仅有的百亩葡萄园品种落后的问题。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在葡萄行与行之间栽种了京优、京亚、巨星、美国红提等优质品种,还新增了70余亩葡萄、20亩鹿梁甘草;1064亩坡耕地采取核桃、仁用杏、构杞、苜蓿套种方式发展经济林;3000余亩荒山荒坡根据地形分别通过条田、隔坡、水平沟、鱼鳞坑整地等栽植了刺槐、油松、杨桦等木材林,并建起了50亩科技示范园区。方山县委授予班庄村调整产业结构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肖继旺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01年《吕梁日报》以较大篇幅报道了该村调产先进事迹。

  调产的成功为该村村民打足了信心,他带领全村男女老少自力更生,新挖U型渠200多米,扩大水浇地470余亩,并积极发动群众集资、义务投工,解决了全村近千人和几千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行路难问题、电网改造等。尤其是打井时已是深秋季节,天寒水冷,肖继旺又患有不能浸凉水的皮肤病,但为了工程早日完工,他不听别人劝阻,带头入水工作。他说:“哪个人没有一点儿小病,如果仅仅因为一点小病就不下水,那谁还能下水,再说这么凉的水,对谁也有危害,我不下,让谁下。”

  他的行动感动了省扶贫工作队、县里和乡里的干部,为此扶贫队主动投资20多万元改造了学校;县里出资8万多元修建了上山路,投资5万多元为该村新建改造了防渗水渠520米;乡里出资4000多元解决了打井的部分费用。

  他在新闻战线上全情投入最关心的还是群众。挂职期满后,肖继旺回到了新闻办,多年的农村工作,使他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了新闻宣传对农村工作的重要性。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是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他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翻阅有关书籍,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他的新闻采编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很快成为了服务县委、政府的多面手,多次受到上级领导好评。

  肖继旺常说,倾听民声、反映民意是一名基层新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只有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寻找到最真实的新闻素材。2012年,长时间的连续降雨导致方山县马坊镇的土豆出现早死、腐烂的情况,肖继旺多次深入受灾村庄采访调研,先后在《吕梁日报》、《山西青年报》、《山西日报》上进行报道。报道受到了《黄河电视台》一拨就灵栏目组的关注,栏目组记者和肖继旺联系后对此事进行了进一步的了解采访,并做了近一个小时的专题报道,从而为马坊镇的土豆打开销路,使其得以及时销出,解了种植户的燃眉之急,降低了他们的损失。

  在全市开展的“三大活动”中,肖继旺跟同事不分昼夜走遍了全县七个乡镇,那段时间的他基本上很少有回家的时间,每天白天采访,进村入户,晚上加班完善稿件,经常一干就是一晚上。

  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成神圣事业,这是肖继旺的座右铭,也是他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作为新闻办的一名普通工作者,他总是尽其所能为集体服务。他不是单位的专职司机,但只要是工作需要都会愉快地拉上同事们下乡采访;他不是专职摄影师,但一有机会就背上相机拍下那感人或美丽的一瞬;他没有学过编辑,但单位先后安排他担任《今日方山》一、二版和《吕梁日报·方山县新闻版》编辑,他不仅愉快地接受,而且虚心向同事请教,认真翻阅有关书籍,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使他的新闻采编能力得到了快速提高,使自己所编辑的版面得到读者的欢迎和领导的肯定。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