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报[史料丛考]中国第一条铁路修筑经过

2019-10-28 10:50:47 来源:丰南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开平煤田位于滨海的平原上,煤的外运只能利用距开平最近的北塘河口将煤海运外地,而北塘河口距开平矿区还有90里陆路,运输非常困难。为此,李鸿章、唐景星等人呈禀清朝政府,拟修一条从开平矿区直达北塘河口的铁路。经再三陈述,始得获准。由开平矿务局出资兴建,并聘用开平矿务局工程师金达操办。这条铁路于1880年5月动工兴建。但是不久由于顽固派官员的阻挠,朝廷又收回成命,停止修筑。
    李鸿章是主张修筑铁路的洋务派官员,他曾向突诉面请兴修铁路。奕虽表赞同,但说“元人敢主持”,“两宫(指东西两太后)亦不能定此大计”。李鸿章并不死心,又指使刘铭传出面,上奏朝廷,请修铁路。紧接着他又写了一份很长的奏折,写出了修筑铁路的“大利九端”。唐景星是轮船招商局的总办,由于招商局的船只逐年增加,需要大量的煤,而且开平煤能运到外地销售,可以赚一大笔钱,因此,唐景星极力主张修筑铁路,以加快煤的外运。所以在朝廷收回准修铁路的成命后,他们一方面向上苦苦请求,一方面却偷偷地进行施工的准备工作。实际上是修筑铁路的工作并没有真正停下来,他们想在1881年大量出煤以前,将这条运煤之路修通。经李鸿章等人多次禀奏,清朝政府只答应修一条运河,仍然不准修筑铁路。但经过测量,从芦台开挖运河,只能通到胥各庄,胥各庄至唐山矿区地势较高,不宜挖河。经李鸿章等人再次禀请,清朝政府在极端不愿意的情况下,允许自矿区至胥各庄之间,修筑一条轻便铁路。但是言明该路不准行驶机车,只能以骡马拖载,所以这条铁路当时也称马车铁路。
    李鸿章、唐景星、金达等人不仅极力主张修筑铁路,也主张使用机车拖载。他们对于朝廷的决定非常不满,所以在工程进行中,就按着他们的想法去干了。
    第一,关于轨距问题曾引起了一场争论。有人考虑到当时的财力紧张,主张采用英尺6英寸的窄轨距;有人主张采用3英尺6英寸的日本轨距;而金达坚持要用4英尺8英寸半的英国轨距(亦称标准轨距)。上海吴淞铁路采用的是2英尺6英寸的窄轨距,唐景星非常了解吴淞铁路的命运,所以不同意这个轨距。金达在来到中国之前,曾在日本工作多年,他深知日本的轨距定为3英尺6英寸是非常不利的。金达认为,这条铁路(指唐胥铁路)“一定要成为他日巨大的铁路系统中的一段”。他感到采用什么样的轨距与将来铁路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关系。当然金达坚持采用英国轨距,还有别的用心。采用这个轨距,将来中国就可以大量购入英国工厂制造的机车车辆,为英国资本家开辟了一个很大的市场。经过一番争论,最后决定采用标准轨距。这条铁路在1880年冬季开始铺轨,于1881年夏初完成。


    第二,在修筑铁路的同时,他们为了修造装煤用的矿车,以及以后修造机车、车辆,在胥各庄建立了一个修理工厂,称胥各庄修理厂(即现在的唐山机车车辆工厂)第三,私下里制造了机车。唐胥铁路建成后,开始时按照清政府的规定,曾用骡马拖运煤车。但唐景星、金达等人深知这种做法不会长久的。唐景星早有预言“时机成熟之时会采用机车拽引”。因此,他们一方面修筑铁路,一面偷偷地在胥各庄修理厂造起机车来了。工人们根据金达设计的几张图纸,利用矿山用的旧料,造出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即“龙号”机车。这台机车于1881年6月9日开始使用,金达把它命名为“中国火箭号”。这台机车牵引能力百余吨,投人使用后,“运输能力,陡增10倍”。但行驶不久,被清政府发觉,命令停止行驶。经过李鸿章等人多次禀奏,才又准予行驶。1882年,又从英国购进了两台双水柜机车(称零号机车)。此后机车的行驶才不受限制了。
从以上三点来看,唐景星等人在修筑唐胥铁路时,是有长远打算的。很多事是采取了“先斩后奏”的做法,在即成事实面前,清政府最后也只好认可了。
    1885年8月,直隶总督李鸿章奏准清政府成立了开平铁路公司,从开平矿务局那里收买了唐胥铁路,并将铁路展修至北塘河口的阎庄。1886年,唐阎铁路完工通车。开平铁路公司改名为天津铁路公司(也称中国铁路公司),继续修筑至天津的铁路。1888年8月,唐山至天津之间铁路完工通车,并办理直通客货运输业务。1890年中国铁路公司又将铁路自唐山向东展修到古冶。1893年自古冶经滦州修筑到山海关,在那里设立了北洋官铁路局,并铺筑关外铁路。1897年,津(天津)芦(芦沟桥)铁路展修至北京城外的马家堡,到1907年关外段铁路修至奉天 (皇姑屯)。至此,北京至奉天全线通车,称京奉铁路。
    唐胥铁路的修建,为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第一块基石。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