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地:一张报纸与一个村庄

2017-08-27 23:08:05 来源:阜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在《晋察冀日报》里,记者看到,报纸不仅会以通讯、社论、漫画等形式控诉日军罪行,还会站在老百姓的角度真实发声,唤醒群众,团结更多力量。1944年1月9日,日报刊登的一篇名为《父亲我一定讨还这笔血债》的文章这样写着:父亲,你一生为人忠厚,待人老诚,邻里都说你是个老好子(当地方言,意思为老实人),当你被杀的消息传出以后,乡亲们都伤心地流下了眼泪…这是一个儿子对父亲朴实的思念,也是一个普通百姓对日军暴行的揭露。

一张报纸与一个村庄

《晋察冀日报》

  那时候前方的战壕里、边区的很多村子里都会建立读报组,战士们靠读报鼓舞士气,老百姓们靠读报坚定抗战决心,当时晋察冀军区司令员聂荣臻曾称《晋察冀日报》为“民族的号筒”。《寻根晋察冀》作者张曙红说,这一张张报纸散发出去后,就像一颗颗子弹射进敌人的胸膛,所以敌人一直把消灭报社作为一个重要目标。在那段艰苦的抗战岁月里,报社成员游击出报,转移过程中16次遭遇日军,24人因此牺牲。

  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县马兰村,由于四面环山,远离大道,利于游击和隐蔽,1939年3月,报社转移到了这里。当时马兰村很多村民只认得报纸上的个别字,但大家知道,村里来的这些人,他们办的报纸能“杀敌”。

  关于70多年前的那场惨案,经历过的村民告诉我们,他们捍卫的是报社,更是那些跟他们没有血缘关系的“亲人”。在马兰村晋察冀日报社旧址里,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张公证状,“现本社因必要移动,该项厂屋自今日起不复使用,厂屋所用的公家钉子木46颗,应由本社依法报销。”

  在北京,记者找到了今年已经99岁的原报社编辑陈春森老人,在报社创办初期,除社长邓拓以外,只有陈春森和另一位编辑两个人,兼任记者。陈老告诉我们,这公证状是报社来马兰村的第一年,在十月秋季反“扫荡”撤走时给马兰村农会留下的。当时报社印刷厂从占地到木料,都是老百姓提供的,所以在撤退前,该偿还的,哪怕一颗钉子都必须要还清。这一纸公证状,也赢得了马兰村老百姓对报社的信任。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