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峰区“331+”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2020-03-23 10:08:40 来源:西峰区人民政府 作者:王娜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三月份以来,我区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重点项目建设,特别是围绕产业富民这一目标,全面加快推进“331+”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攻坚克难,坚决把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落下的建设进度赶上去,按期建成投产。

cf6901a4980d4e01b48c06d028c5bb76.jpg

在肖金镇老山村“331+”生猪育肥基地项目建设现场,15台机械来回穿梭进行二期工程开挖,87名工人正忙着进行一期屋面工程和单元格收尾工程,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一期工程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80%,二期工程已经完成15%,预计在五月底完成所有工程交付使用。”肖金镇老山村生猪育肥基地项目技术员何红刚说。在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施工造成的不利影响的同时,肖金镇政府一方面积极协调,加大前期遗留问题的处理,另一方面加大项目建设投入,提高施工效能,在20多天的时间里,就把整个项目的进度赶了上去。

 肖金镇老山村村干部邵长华告诉记者,“331+”生猪养殖基地是个扶贫项目,去年7月份开始投工,到现在建成了两栋,每栋养殖3300头,计划共建5栋,养猪场建成以后,不仅能给贫困户分红,还可以带动周边的农民就近就业,同时,经过处理的粪便,也能当农家肥使用,真的是一举多得。

“我们肖金镇不仅仅是老山村、还有芮岭、左咀、纸坊都要建设生猪育肥,这4个项目的建成,极大的带动了镇上的924户精准扶贫户的脱贫致富。贫困户按照入股资金的8%分红,预计到年底,户均增收1400元。”肖金镇副镇长景峰说。

肖金镇的“331+”生猪育肥场项目只是全区养殖产业的一个缩影,如今,像肖金镇这样规模的养殖场,正在西峰全面开花。近年来,西峰区把生猪产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抓手,积极推广“331+”产业扶贫模式,以正大公司为引领,采取“龙头企业牵头引领、合作社组团发展、农户入社多元增收”的方式,通过政府扶持、产业扶贫项目为贫困户配股及银行贷款,采用入股龙头企业保底分红、“村社合一”“能人带动”组建合作社、成立公司自建自营3种形式,计划在全区建办“331+”标准化生猪养殖合作社100个。    

今年,西峰区抢抓国家关于生猪稳产保供的政策机遇,继续推广正大“三定”模式,加快推进66个在建和18个新建“331+”标准化生猪养殖场建设。同时,延伸产业链条,招引正大集团在彭原工业园区建设30万头生猪屠宰厂,并以草促养,种植饲用玉米5万亩。

据了解,我区实施的百个“331+”合作社生猪产业发展示范项目,主要依托正大集团庆阳正欣元18万头生猪现代农牧产业化示范项目,计划在全区7个乡镇100个行政村成立100个“331+”养殖合作社,以550头规模为单元,建办育肥猪养殖单元100个,年新增出栏商品育肥猪11万头,将带动西峰区15个贫困村、82个非贫困村的4700多户贫困户入社发展生猪产业,生猪产业增加各村集体年收入1万元以上,贫困户户均年收入将达到1200元以上。

终审:刘红霞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