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位奇:洋葱规模种植加工鼓起群众钱袋子

2020-09-10 16:58:00 来源:甘肃山丹政府门户网-首页 作者:王永新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近日,走进山丹县位奇镇位奇村的洋葱规模种植基地,一个个红彤彤的洋葱包装袋整装待发,正等待工人们装车,老板李杰璞正指挥工人们挖葱、转运、装车。

李杰璞是嘉峪关客商,有洋葱种植、销售多年经验,在位奇村流转土地种植洋葱已经有三年,三年来,他逐年扩大洋葱种植规模,实现了产量、收益和带动效应的同步提高。据他介绍,目前种植的品种宝红2号是从宝鸡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与山丹的气候、光热条件很匹配,加上专业化、集约化管理,今年亩产平均达到8吨以上,按照目前的行情,每亩收益可达2000元以上。

位奇村村委会副主任张成告诉记者,洋葱规模种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今年村上洋葱种植规模已达1200亩,从田间管理到收获的各个环节,均带动着位奇以及附近村庄群众就近务工,最近洋葱收获大量用工,位奇村本村每天就有70人左右在这里干活,每天收入可达到150—200元不等。

几公里外的十里堡村,山丹县鑫玺农工商贸有限公司的脱水蔬菜加工厂房里,年脱水加工一万吨的生产线上机器隆隆作响,一派繁忙景象。新出产的洋葱被送到这里进行深加工。企业负责人赵多玺介绍到,近年来,企业相应政府号召,不断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的农产品深加工路子,以“公司+种植户”的模式,发展订单农业,年签订洋葱种植订单3000亩以上,公司实行保底价收购,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了农产品竞争力,脱水洋葱远销江浙沪等地区。不仅有效降低了农户种植风险,还实现了公司和种植户共赢,公司年产值达1800万元以上。另外,公司还流转附近村庄耕地,探索质量更优的洋葱品种,带动附近村庄12户贫困户土地整体流转,农户再回头参与到洋葱种植加工的环节,成为农业产业工人,用工量稳定在40人左右,在助农增收方面带动效应显著。

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标准化发展,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近年来,位奇镇紧紧围绕县委乡村振兴战略部署,按照“一轴两翼四片区”乡村振兴规划,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附加值提升两个核心,趟出了一条洋葱产业振兴新路子,洋葱规模种植加工让群众“钱袋子”正一天天鼓起来。(王永新 周锐)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