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丹:枸杞映红致富路

2020-08-07 17:51:00 来源:甘肃山丹政府门户网-首页 作者:石晶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走进山丹县位奇镇二十里堡睿裕祥枸杞种植基地,一串串鲜红诱人的红果挂满枝头,几百名务工人员穿梭其间,广袤的戈壁荒滩焕发出勃勃生机和活力。

负责人陈琰玉头戴大草帽,开着平板车,拿着大喇叭,站在地头吆喝着忙着采摘的工人过秤称斤,随着陈琰玉的喊叫声,包裹严实的妇女提着摘满枸杞的水桶向平板车走过来,过完秤,记完账后,拿着空桶继续回去采摘,不耽误一丝丝时间。

“枸杞采摘期间的工资是按照采摘的公斤数算的,一公斤是3块钱,手脚麻利的人一天下来能摘50公斤左右,慢的也是30多公斤,大家动作都很麻利,尽量在有限的时间里可以多采摘些果子,能挣的更多一些。”陈琰玉介绍说,为了保持枸杞的新鲜度,采摘下来的枸杞必须尽快送到车间进行清洗,烘干和晾晒。

随意走进一块枸杞地,每一行都有两个妇女负责采摘,她们腰间绑着一个小板凳,旁边放着一个大桶,或站着或坐着,两只手来回穿梭在结满果实的枝头,一采一放,动作娴熟。“我在枸杞地已经干了6年了,算是老员工,从每年3月份的田间管理到10月底所有的活都收拾完,一年下来能挣2万多块钱。”正在采摘枸杞的二十里堡村民刘翠兰说,她今年67岁了,摘最下面的果子时,蹲着摘腿受不了,随身带个小板凳,随时可以坐着,她还说儿子一家已经搬到城里居住了,只有她和老头子两个人住在乡里,家里的地全部都流转出去了,她就在附近干零工,她和老头打零工挣得钱,足够家里的开销了,有时候还能帮衬儿子。

陈琰玉说除了刘翠兰这样的长期工,枸杞基地最多的还是短期工,每年的采摘季从6月中旬一直到10月中旬,至少要结6茬果,每一茬的用工量在500人左右,绝大部分短期工都是来自附近村庄的村民,每年要支付1000多万的人工费用,每个人能挣到两万块钱。

“最近家里的麦子已经收割完了,我就来这边干活,每天早上七点半开始,到下午六点结束,每天是150元。”在枸杞烘干车间干活的村民曹香兰说,烘干车间有六个人,都是二十里堡村的村民,大家把自家农活干完后,就来这边打零工,离家也近,工资也有保障。

“我和宁夏的公司签了订单合同,烘干好的枸杞积累到10吨,他们就过来拉一次,一吨是4万,现金结账,没有任何拖欠。”问起枸杞的销路,陈琰玉算起了经济账,陈琰玉说他今年种了一千亩的枸杞,能够采6茬,一茬采摘200吨,6茬下来也有1200吨左右,除去成本和田间管护及采摘的费用,他的净收入也在300万左右。

兴一个产业,福一方百姓。陈琰玉蒸蒸日上的枸杞事业在带动周边群众就近务工的同时,也成为山丹县一张靓丽的产业“名片”,让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小红果”映红致富路。(石晶)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