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镇七星村:桑基鱼塘美如画 文旅融合促振兴

2020-12-16 08:00:00 来源:千年古郡·幸福南海 作者:区委宣传部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扫描二维码

收藏本页面

  冬日的岭南乡村,依旧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从高空俯瞰南海区西樵镇七星村,4000多亩桑基鱼塘星罗棋布,宛如一块块翡翠装饰着大地,呈现出岸青水碧的生态之美。

  七星村位于西樵山南麓,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佛山基塘农业系统的核心区。借助桑基鱼塘这一重要的历史和自然遗迹,七星村不仅传承桑基鱼塘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更是建设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通过文旅融合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传承桑基鱼塘种养模式

  先有桑园围,后有桑基鱼塘。12月8日,佛山桑园围入选第七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作为首个以基围水利为主体的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桑园围有着900多年历史,包括堤围、河涌灌排水系、窦闸控制工程三部分,是我国古代最大的基围水利工程之一。

  得益于堤围和闸窦等水利设施的保护,明清时期桑园围内形成了以桑基鱼塘为代表的基塘农业系统。历史上,桑园围灌溉农田达20多万亩,清代嘉庆年间,更将桑园围称为“粤东粮命最大之区”“近省第一沃壤”。时至今日,仍有6.2万亩农田耕地受桑园围保护。

  其中,在西樵山下,保留着珠三角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桑基鱼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世间少有美景,良性循环典范”,并于2019年入选第五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单。

  “作为佛山基塘农业系统的核心区,七星村有4000余亩方格化高标准鱼塘。”七星村党委书记郭炽光介绍,近年来,随着西樵镇加快推进乡村振兴,七星村大力推进河涌整治、河道绿化、三清三拆三整治、基耕路硬底化、田(塘)头棚改造提升等工程,进一步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耕作环境,让村民受惠。

  同时,七星村大力传承桑基鱼塘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通过“塘基种桑、塘内养鱼、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栽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水产养殖业,并通过推广和鼓励养殖户清淤固基和实施高标鱼塘改造,进一步保障养殖环境健康和安全,保障水产养殖业实现科学、高品质、可持续发展。

  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

  借助桑基鱼塘这一重要的历史和自然遗迹,七星村首期以西樵山南麓约500亩鱼塘片区为中心,通过挖掘桑基鱼塘生态养殖文化,建设集游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体验式文化旅游园——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

  园区以体验为主,通过养鱼、捕鱼、养蚕、栽桑、织网、桑叶拓染、桑葚采摘、数鱼花、游船等多元活动,让人们领略千百年来桑茂、蚕丰、鱼旺的“桑基鱼塘”水乡美景。如今,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已成为了广佛及其周边研学游、生态游、亲子游的主要线路之一,每逢早春桑果成熟之时,游人更是络绎不绝。

  眼下,西樵正举全镇之力推动环西樵山片区建设,重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其中,以西樵山南麓万亩桑基鱼塘为核心创建国家生态公园,并加快建设渔耕粤韵—听音湖水上生态观光旅游线路。按照规划,该线路将从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出发,途经七星、儒溪、岭西等村落,最后到达西樵山下听音湖片区,全长约17公里。可以预见,这条景色宜人的水道,将会成为南海文旅融合发展的一张新名片。

  作为西樵镇乡村振兴连片示范区重点村之一,以及国家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村居,七星村更是抢抓机遇,进一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近年来,七星村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开展村容村貌改造提升、基耕路硬底化、文体设施场所提升等工程项目。其下辖的自然村闸边村,作为镇级自然村一级的精品示范村,在截污管网铺设、公园化改造、三线改造方面更是见效明显。

  郭炽光表示,接下来七星村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将全面推进一、三产业融合发展,通过建设闸边精品村和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打造生态文化旅游品牌,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玩,实现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目标。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