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山歌:感情浓烈想象丰富 形象鲜明意境清新

2019-03-31 16:22:4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体裁中山歌类的一种,被称为有《诗经》遗风的天籁之音,自唐代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称“客家山歌”。感情浓烈、想象丰富;形象鲜明、意境清新;抒情叙事、浑然一体;感物即事、自然流畅。。客家山歌是客家人的口头文学,内容广泛,语言朴素生动,歌词善用比喻,韵脚齐整。歌词大多“每句七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客家山歌的内容广泛,可以一曲多词,反复演唱。经过不断发展,客家山歌吸引了世人的目光。

  客家山歌继承了《诗经》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自成体系,风格卓特。从题材内容看,包括了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时政歌、仪式歌、情歌、生活歌、儿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等。曲调丰富,主要有号子山歌和正板山歌、四句八节山歌、快板山歌、叠板山歌、五句板山歌等,旋律非常优美。各种歌词的结构大体相同,每首4句,每句7字,逢一、二、四句多押平声韵;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

  因其口头传唱与即兴发挥的特性,山歌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也未被系统、有效地搜集与整理,因而很难从史料或古书上找寻到山歌词作的遗迹。即使翻遍《嘉应州志》,也不见“山歌”二字。直到明朝,著名文人冯梦龙收集编著的《山歌》民歌集中,才出现了简单的客家方言作品。清朝末年,诗人、外交家黄遵宪在《人境庐诗草》《人境庐集外诗辑》中称赞山歌为“天籁难学”“妙绝古今”等,并为之创作多首诗句、民谣。

  1958年,成立龙川县歌舞团,以演出歌剧与舞蹈为主,1964年春,因经济困难解散。1964年9月,成立社教宣传队,当时以演出山歌剧为主。1965年改名为“龙川农村文艺宣传队”,1968年10月解散。1969年1月又重新组建文艺队伍,定名为“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1975年又曾一度更名为“龙川文工团”。1980年10月,经省文化厅批示,正式定名为“龙川县山歌剧团”,并名符其实地演出山歌剧。1980年同年上演的大型山歌剧《情海漩涡》参加省调演均获创作、演出二等奖。剧团自成立以来,培养造就了一大批优秀的创作、编导和演出人才,演出的剧目能符合客家地区观众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其演出节目在保留山歌剧的同时,还排演融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时代时尚艺术于一体的节目。近年来,龙川县山歌剧团积极贯彻社会主义文艺的“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积极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先后排演了《人口与计划生育》、《公民道德建设实施钢要》、“宣传十六大精神”、《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党风廉政教育”、“法制教育”等宣传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专题文艺节目,并在河源市各县(区)巡回演出。

  龙川县山歌剧团是国营正规的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演员训练有素,艺术表演水平较高,阵容齐整,装备完美,现共有演职员30人。演出使用美国进口(威格)高级音响,电子专业舞台灯光,新潮时装服饰。

  该团演出节目丰富多彩,融民族传统文化特色与现代时尚艺术气息于一体;有群众喜闻乐见的时代金曲,也有雅俗共赏的劲歌劲舞和民族风情舞;有妙趣横生的戏典表演,也有不乏哲理的幽默相声小品,该团演出方向有很大的包容性,既可专题、专场文艺演出,又可适合社区文化活动表演。近年来,为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先后为河源市计生局、省建工集团、河源市地税局、河源市纪委和监察局、河源市政法委等创演了《人口与计划生育》、《道德之歌》、《依法诚信纳税、共建小康社会》、《党风廉政教育》、《长治久安》等专题文艺。又多次参加河源市大型庆典或其他大型文艺演出,均受到省、市、县党政部门和广大观众的肯定和好评。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