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屋

2020-06-19 17:28:42 来源:金海湖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章国纲 周浪 陈敏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新时代焕发新光彩,国家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早已今非昔比。在黔西北的大山里,一栋栋崭新的楼房拔地而起,承载着几代人记忆的土屋正逐渐消失在人们视野。书写着多少人乡愁故事的沧桑扉页,正被光阴无情地撕下,扔在风里。

白墙青瓦入画图

金海湖新区移民安置点

独具特色的新时代民居

岔河镇烟雨农韵

  为拾起快要丢失的记忆,笔者走访了金海湖新区的土屋。

  暮春的景色尚未全部褪尽,青山却越发显得苍翠欲滴。沿着金海湖新区响水乡的公路穿过一座座大山,在岔河村,笔者被远处几座古旧的土屋所吸引。细看之下,远处一长排土屋古生古色,石头和栅栏把土屋围了起来,新生的植物用生机勃勃的热情欢迎远方到来的客人。

  踏上被时光冲刷得尽显沧桑的石板路,清风拂过柳条,耳边水声潺潺,景色秀美无常,别具田园风情。

老屋已成乡愁的画册、记忆的年轮

  推开栅栏,走进院子,只见屋檐下挂着毛穗、玉米。一位老人看到有客人到来,便走出新房,搬来小板凳坐在土屋门前。据邻居介绍,老人叫蒙有仁,是一名老党员,今年已经八十八了,是土屋的主人。尽管老人耳朵已听不太清,看到有人到来,还是露出了慈祥的笑容。

  在农村,土屋是一个父亲给孩子最好的结婚礼物。

  “从我有记忆起就一直住这种土屋里。而且还给我的五个儿子每个人都修了一间。”老人回忆着。

  阳光正好,星星点点洒落在屋外,一把锁靠在斑驳的木门上,仿佛锁住了一代人的旧时光。进门沿墙角向屋内走去,只见房屋顶上根根横梁交错重叠,历经岁月洗礼,成为土屋不被风雨侵袭的有力支撑。

旧屋新锁沧桑事

  “在以前,打造一间土屋就像快出嫁的姑娘在一针一线绣制自己的嫁衣一样,每一针的穿梭、每一线的松紧都很讲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土屋黄泥可以就地取材,而树木却需要精挑细选,一间土屋最少需要几百根木材。每一撮土的碾压、每一根木条的选择,都凝聚了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谁家要是修新房,不用多说一句,村子里每家都会有一个人来帮忙。”老人向大家介绍。

老屋已成乡愁的画册、记忆的年轮

凝望时光的痕迹

  新生的一代,已经走出土屋,但老一代们固守着土屋,一座座土屋彰显的是村里人团结一致的精神,承载着他们老一辈人的回忆。村里这样的老人有很多,乡间岁月平淡,土屋已经成了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以前村里都是土屋,现在只有二十多户了。现在都住上新房了,却还是经常想在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走走。”老人扳着一双布满岁月痕迹的手指向我们数着。

  土屋外形粗糙,却通风透气,是传统农耕文化的一种积淀。这里的每座土屋,都有着上百年的历史,十指划过墙壁、墙砖被岁月洗礼,似乎瞬间再现了老一辈修筑时的场景,也像是和老一辈来一个深情的握手,依稀可以看见当年村落的风貌。

老屋已成乡愁的画册、记忆的年轮

  绿山重影层层荡开,田间,老人扬起牛鞭在田里耕作,黄牛随着翻起的黑土往前走着,老人扶着犁头跟在老牛身后,每一个动作都配合默契。他们世代居于此处,让人感受到一股旧时淳朴的乡土气息。耕完田的老人提起锄头,为田埂添上新泥,看着钉耙划出整齐的沟痕,老人露出怡然自得的笑容。在老人看来,这种传统的劳作不仅是为了生存,更多的是对生活的一种态度。

那些年,养活儿女的农耕岁月

  随着时代的发展,土屋渐渐消失于人们的视野。饮水思源,土屋承载着人们的思乡之情,成为游子心中故土情节的代表。

  一溪绿水,两岸青山,阳光落在土屋房檐,只觉时光悠然。这里是喧闹城市最后的归宿,是隐于世外桃源的魏晋人家。这些土屋带着厚重的田园气息静落于这一方小小村庄,成为四季不歇的画中美景。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