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毕节市黔西县历史沿革

2019-08-28 10:04:2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黔西县是古人类发祥地之一,专家称之曰“观音洞文化”。五、六十万年前,观音洞一带就有古人类活动,出土文物经我国古人类学家鉴定,系长江以南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典型代表,遗址考古价值被考古学界誉为“北有周口店、南有观音洞”。

西汉武帝元光五年(前130)划入鄨县,南齐高帝建元二年(480)改为谷邑县。

南宋晚期,罗氏鬼国扩占黔中等地,以“夹水”(鸭池河)划分“水西”、“水东”分别治理。

明初,顺元路宣抚使霭翠、同知宋蒙古歹归顺明王朝,廷以其水西、水东地置贵州宣慰司,治所设贵阳。

洪武十五年(1382),征云南的明军选“果珠”(郭张)地筑水西城(黔西)驻军扼控。

康熙五年(1666)清廷以安氏的则窝、以著、雄所则溪地置黔西府,改土设流,府下划8里、48甲、105寨。

宣统三年十月(1911.11)黔西进步人士武装赶跑黔西知州,设黔西军政分府理政。

民国三年(1914)贵州省府改黔西州为县,县下里、甲、寨改为区、保、甲、段。次年划黔西县跨河的铁厂、松林、纳雍、八寨、垭笼、漆家寨等地分别入大定、织金县;划大定县的纸厂、金坡下街、桶井、化窝底和织金县的木渣黑等地入黔西县。

三十年(1941)省划黔西县六至九区地入新立的金沙县,黔西保留的地方撤区、废联保制,并为24乡、4镇,乡镇下为保、甲。三十四年(1945)再并为23乡、3镇,直到解放初期。

  黔西解放后,1949年12月县下设一至五区分辖26乡镇。

1953年5月撤原26乡镇新划130个小乡镇,此后两年调整合并部分乡镇;1957年6月改11个乡为民族乡。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