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宁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2020年修订)公示

2020-09-30 08:00:00 来源:镇宁县人民政府门户网- 作者:镇宁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镇宁县县城总体规划已于2012年经过市政府审批实施。近几年,因镇宁县城乡发展发生变更,依法对现行总规进行评估,确需修订,以加强对镇宁县规划管理,协调空间规划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目前规划方案已经通过安顺市市自然资源与规划局组织的专家会的技术审查,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的要求,将总体规划主要内容进行公示公告,公示期间,请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供政府职能部门、规划编制单位研究参考,对其中合理化建议,将酌情予以采纳。

公示日期:2020年9月30日—2020年10月30日

联系电话:36225228


镇宁自治县自然资源局

2020年9月30日


《镇宁县县城总体规划(2011-2030)》(2020年修订)规划主要内容

一、规划期限和范围

(一)规划期限

规划近期2020年,规划远期2030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二)规划范围

本规划包括县域和规划区范围两个层次。

1、镇域:为县域行政区划范围,共包括5个街道、8个镇、3个乡,总面积1717.28km2

2、规划区范围:主要包括丁旗街道、白马湖街道、双龙山街道、环翠街道、宁西街道5个街道范围,城市规划区面积315.07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面积159.31平方公里。

二、发展定位

(一)总体发展目标

黔中地区山水交融,生态宜居旅游城市;黔中地区的发展高地;城乡统筹发展与农业现代化的示范区。

(二)分项发展目标

1、富强镇宁——经济繁荣、产业发达、规模适当的区域中心

2020年,镇宁县生产总值达到12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5%左右,人均GDP达到2.9万元,三产结构比达到15:40:45。

2030年,镇宁县生产总值突破325亿元,年均增长率为10%左右,人均GDP突破7万元,三产结构比达到10:45:45。

2、生态镇宁——布局合理、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的魅力新城

2020年镇宁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0%,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万元GDP煤耗量降低到0.7吨,主要环境指标均已达标。

4、和谐镇宁——就业充分、保障有力、服务完善的宜居城市

2020年镇宁县城镇化水平大于4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5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控制失业率低于4.0%。

2030年镇宁县城镇化水平力争到达64%以上,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8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0元,控制失业率低于2.0%。

三、发展战略

(一)区域发展与区域协调战略

全面缩短贵阳、安顺与镇宁之间的时空距离,为镇宁全面融入黔中经济区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保障;着眼于在工业、物流、旅游、居住、娱乐消费、服务等方面对安顺市进行有效的功能补充,实现镇宁县与安顺市的功能有机整合,全面拓宽镇宁县的发展渠道;积极争取在社会服务与保障、城乡统筹等方面形成与黔中经济区相一致的政策体系,从政策层面推进一体化;提升镇宁的城市发展品质,成为黔中喀斯特地区山水生态城市的典范,与安顺市共同构筑富有吸引力的黔中经济区的城市群。

(二)城镇化战略

发展模式上,以本地人口的城镇化为主导,逐步吸引区域人口。外出劳动力回流和本地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化为主。逐步形成区域性的人口集聚能力。

动力机制上,就业、服务与城市环境带动。结合产业的发展,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吸引人口进入城镇。打造优质的城市环境,加强城镇对区域人口的吸引力。

空间表现上,以中心城区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镇作为未来城镇人口集聚的主要承载区,同时加快县域其他适宜人口和产业集聚的区块发展,形成多层次的城镇人口集聚形态。

(三)产业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镇宁县现有工业基础优势和新时期的区位优势,全面融入黔中城镇群;在区域产业合作中实行竞争性产业联合,互补性产业配套,承接传统产业转移,加快高新技术引进”的方针;以提高工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为主题,通过技术创新来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积极培育开拓新兴战略产业,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优化工业布局,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增强镇宁县工业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

(四)生态文明发展战略

加快推进生态建设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促进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加快环境综合整治保持优良的环境质量强化生态建设和保护,稳定生态文明建设基础大力培育生态文化,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四、县域城镇体系规划

(一)县域人口

规划(2020年)县域总人口为43.5万人,远期(2030年)县域总人口为47万人。

规划(2020年)城镇化水平为44%,远期(2030年)城镇化水平为64%。

规划(2020年)城镇人口为20万人,远期(2030年)城镇人口为30万人。

(二)城镇职能结构规划

城镇职能类型分为六类,分别是综合型、工贸型、交通型、旅游型、服务型、农贸型。

镇宁县域城镇职能结构

  职能等级

乡镇名称

职能类型   

                        职能定位

 县域中心城市

镇宁县城

综合型

县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以精细化工、特色轻工、旅游休闲、物流商贸为重点的山水田园生态城市。

 黄果树新城

黄果树

旅游型

旅游资源丰富、以旅游相关产业为主导的城镇。

   中心镇

马厂

综合型

以发展现代农业为主,兼有旅游服务、老年养生和商业贸易为辅的综合型城镇。

江龙

综合型

以旅游服务、农产品加工、商业贸易为主导的城镇。

六马

服务型

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完备的小城镇,重点为周边地区提供较高质量的生产生活服务功能。

良田

综合型

以物流运输、商业贸易、来料加工为主导的城镇。

   一般镇

扁担山、募役、革利、本寨、沙子、简嘎

农贸型

以基本的农业服务、生活服务和农产品贸易职能为主。

五、产业发展与布局规划

(一)第一产业布局

1.蔬菜基地。在良田、简嘎、六马等南片区乡镇着力发展冬春反季节蔬菜;在江龙、革利、本寨、募役、马厂等中片区乡镇着力发展秋延蔬菜;在城关、丁旗、大山、扁担等北片区乡镇公路沿线着力发展夏秋蔬菜,建设城郊蔬菜产业带。

2.茶叶基地。以江龙为中心,覆盖革利、本寨、募役、马厂等中片区乡镇建设中、小叶种绿茶茶园,以生产名优茶为主;以黄龙湖为中心,覆盖募役、城关等乡镇,结合旅游和休闲度假,建设观光生态茶区;在沙子乡建设低热河谷地区早茶园。每年发展优质茶叶2万亩以上,到2030年,新建优质茶叶生产基地30万亩,其中有机茶基地10万亩。

3.中药材基地。在革利、江龙等中片区乡镇大力发展以苦参片、益母草、珊瑚姜等为重点的中药材种植。到2030年,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0万亩,中药种植业产值(含食药兼用)2亿元,纯中药产值0.4亿元。

4.优质粮油基地。在大山、丁旗、城关等北片区乡镇,建立无公害优质米生产基地、优质油菜生产基地。

5.优质畜禽基地和蛋禽生产基地。在有林地区乡镇积极发展林下精品蛋养殖和低密度生物床蛋鸡养殖。水域宽广地区乡镇发展蛋鸭、鹅养殖。肉牛生产基地。抓好六马、本寨等乡镇的肉牛生产巩固提高工作,大力推广秸秆养牛。肉羊生产基地。秸秆资源丰富的乡镇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发展舍饲肉羊生产。渔业生产基地。以非饮水水源库区为重点,发展大水面、网箱、高密度流水养殖,同时发展休闲观光垂钓养殖。在全县适宜区域发展冷水鱼、大鲵等特种珍稀养殖。

6.精品水果基地。在北盘江流域、三岔河流域的六马、良田、简嘎等南片区乡镇,发展火龙果、酥李等,面积3万亩。在中南片区乡镇主要发展枇杷、温州蜜柑、杨梅,面积1万亩。在北片区乡镇发展桃、梨、樱桃、核桃、板栗、刺梨,面积2万亩。

(二)第二产业布局

北部区:主要包括安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镇宁特色轻工产业园。安顺红星精细化工产业园主要发展无机化工、生物化工、氯碱化工、新能源新材料;镇宁特色轻工产业园主要发展农副食品加工产业、饮料制造产业、照明器具制造产业、医药制造、旅游工艺饰品和纺织产业。

中部区:依托良好的生物、气候、土地、水电、地缘、区位等优势,在中部乡镇及沿镇乐二级路两侧规划发展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特色食品等特色工业聚焦区。

南部区:围绕良田码头规划来料加工园区,结合“两河”流域水电站建设项目大力发展能源水电。

(三)第三产业布局

旅游业:对全县旅游资源进行深度分析和优化整合,科学布局,主动延伸黄果树、龙宫两个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旅游链条,积极融入“泛黄果树大旅游圈”建设。

综合性服务业:将综合型服务业的发展重心放在中心城区及江龙、六马、良田。

物流业:良田、中心城区和江龙镇作为物流仓储业发展的重点区,中心城区应依托其产业优势和高速的优势,重点培育较为高端的物流信息处理、产品交易功能,同时适度发展工业原料和产品的仓储配送业,为中心城区工业园区的发展提供配套;江龙镇有隆百铁路、镇乐高速通过,对外交通条件优越,着重培育农副产品的收集、仓储与配送业,辐射镇宁县农业地区;良田码头利用航运优势,发展工业原料和产品的仓储配送业,为黔中地区的发展提供配套。

六、城市性质与规模

(一)城市性质

贵州西部旅游服务城市,安顺都市区组成部分,以发展精细化工、特色轻工为主导,具有独特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宜居城市。

(二)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中心城区人口规划(2020年)为22万人(旅游服务人口7万人),远期(2030年)为40万人(旅游服务人口20万人)。

规划(2020年):建设用地约为26.95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122.5㎡。

远期(2030年):建设用地约为42.06平方公里,人均建设用地为105.15㎡。

七、城市空间结构

中心城区整体空间结构为“一城两组团、两轴一廊多区”。

一城两组团:拓展老城、发展新区,形成由南部主城区和以自然山体、生态田园为界分隔的两组团构成整体城市空间的格局。两组团指丁旗组团和大山组团。

两轴:沿南北大道和镇丁大道及其延伸轴线拓展,形成城市发展轴线。

一廊:在主城区和丁旗组团、大山组团之间形成生态景观走廊,是维护城市分区组团式格局的廊道,也是打造生态宜居城市的重要资源,规划以生态田园形式表现。

多区:以自然山体、河流水系、铁路、道路等为划分单元的依据,将主城区分为永红片区、红旗片区、青龙片区、老城片区、白马片区,丁旗组团分为丁旗北片区、丁旗中片区和丁旗南片区,大山组团分为大山西片区和大山东片区。

八、城市道路系统

(一)快速路

规划形成工字形城市快速路。大山至丁旗的快速路,在原省道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由13号路组成;主城区至丁旗的快速路,由27号路组成。

(二)主干路

规划在快速路骨架的基础上形成“十横七纵”的主干路网结构,形成便捷联系城市三大片区的通道。规划横线主干路分别是313711(镇丁大道)、2377161027号路;规划纵线主干路分别是2、712222338号路和南北大道。

(三)环线道路

规划以193722号路组成中心城区一环线道路,引导过境交通从城市外围通过,减少对中心城区交通干扰;由45号路组成的二环道路。

九、城市绿地系统

2030年规划城市绿地815.52公顷,人均14.60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9.40%。公共绿地276.08公顷,人均8.34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6.57%;防护绿地531.77公顷,人均5.78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12.65%;广场用地7.67公顷,人均0.48平方米,占城市建设用地的0.18%;城市绿地率达到35%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以上。

十、市政工程规划

强化供水、排水、电力、电信、燃气、环卫等各类市政机车设施规划、提升配置标准、结合城区空间结构合理布局,为城市发展构建完整、坚实的支撑体系。完善城市综合防灾内容,确定防洪、抗震、人防等设防标准,明确防灾设施规划和防灾措施。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