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还巢计划”建绿色发展人才库

2015-12-14 08:00:00 来源:贵州赤水党建网 作者:陈羽翼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近年来,我市把“还巢计划”作为建设县域人才高地的重要抓手,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形式,集聚了一批创新创业人才,为经济社会实现绿色发展、跨越发展不断“输氧”。

一是解放思想,优化顶层设计。作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在坚持生态底线前提下实现绿色崛起,一直是赤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战略。为强化绿色发展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市委全会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技创新的意见》等一揽子政策,健全人才工作机构,每年投入1000万元作为人才发展专项经费。

二是创新突破,引进关键人才。针对三线城市关键人才缺口严峻等问题,赤水市依托竹、旅游、石斛、大数据等生态产业,以校地联手、讲课讲学、项目合作等方式推进“还巢计划”。2014年,全省首个竹产业院士工作站落户赤水市,以张齐生为首的7名南京林业大学竹业专家团队入驻该市新锦公司,130万亩竹林由粗大笨加工转型为高科技产品。今年上半年,“防霉防腐”发明专利入选全国星火计划,将获国家级250万元科技创新项目。类似这样的专家团队、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研发中心等人才工作平台,我市现有15个,吸引了近百名院士、博士、专家教授、业内人才等入驻赤水“二次创业”。此外,大力开发本土人才,鼓励民营企业发展大数据产业走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道路。以李小波为代表的百居易公司,今年面向全国新招募30多名创客,打造智慧城市,开发一卡通项目,目前已与国际知名风投公司签订了上千万元的项目合作协议,力争将赤水打造为县域互联网+的行业标杆,有望迅速成长为亿元级的企业。

三是科学规划,充实“四化”人才。制定《赤水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每年开展人才“双百工程”,先后组织用人单位走进四川大学、贵州大学、西南科技大学、重庆工商大学等8所高校引进急需紧缺专业人才共1000多人,解决全市卫生、文化、农业、城建等重要领域的人才急需问题。同时,大力实施人才“百村工程”,推进“百名农技干部进百村、百名大学生驻百村、百名党员干部帮百村”工作。2015年,分两批次选派337名干部组建65个同步小康驻村工作组,派驻到14个乡镇65个行政村开展同步小康驻村工作。选派56名政治素质好、有培养潜力的党员干部到村任第一支书,实现了5贫困村民族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小康村四个全覆盖。一支高、中、低配置,工、农、商协调的立体人才队伍蔚然形成。

四是强化保障,实现“三个留人”。投入200多万元建成39套高层次人才免租公寓,开展市管专家和优秀人才评选,并给予特殊津贴和一次性奖励。认真落实“3个15”万、“一次性500万贷款”等政策杠杆,主动为人才创业提供“订单式”培训、商标注册、品牌创建、GAP认证等一条龙服务,大力表彰奖励创新创业人才,才创新创业环境不断优化。今年以来,表彰奖励100名创新型企业(人才),兑现人才津贴130万元,新发展个体商户655户,私营企业130户,帮助2600多人实现创业就业。目前,全市人才资源总量27000人,每万人人才资源数1125人,人才贡献率达40%。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