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况顺航:巩固提升脱贫成效 让赤水老百姓的明天更美好

2020-07-26 18:20:32 来源:赤水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7月22日至7月23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在贵阳召开。会上,省委书记孙志刚作了关于省委常委会工作的报告,报告中指出,一年多来,省委常委会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有力确保了全省脱贫攻坚的质量和成色。

2017年10月,赤水市成为贵州省首个脱贫摘帽的贫困县。两年多来,赤水市在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成效如何?

全会期间,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分享了在巩固脱贫成果中探索出的“赤水经验”。

7月22日至7月23日,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在贵阳召开

坚持“强产业”建设实力新乡村,筑牢稳定脱贫根基

“产业扶贫是可持续脱贫的根本之策,长效稳定的产业是农民持续增收的保障,赤水率先脱贫、全面脱贫,最牢靠的是发展产业带动就业。”

据况顺航介绍,2017年以来,赤水市始终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稳定脱贫的关键一招,做大做强扶贫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可持续。

“一直以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山区、坝区产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坚定不移实施农业‘十百千万’工程,成功构建了‘山上栽竹、林下养鸡、石上种药、水中养鱼’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体系,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农村产业发展模式,实现了每个产业都有2家以上龙头企业带动,每个农户都有两至三个主导产业支撑。”

10万亩金钗石斛方面,通过多年努力,赤水市现已发展到9.02万亩,带动农民年增收5.6亿元;100万亩丰产竹林方面,现已累计培育丰产竹林100万亩,带动农民年增收7亿元;1000万羽乌骨鸡方面,实现年可出栏以乌骨鸡为主的家禽1040万羽,带动农民年增收6.3亿元;3万亩生态水产方面,现已养殖生态冷水鱼等生态水产2.4万亩,带动农民年增收2.53亿元。

坝区建设方面,4个坝区引进10家龙头企业(合作社)参与发展,亩均产值达2.22万元。目前,赤水18万农民仅靠竹产业带动,就可实现每家每户农民人均年增收4000元以上,助推8000余户2.7万余名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疫情期间,赤水市还通过“电商销售+志愿者配送”等方式,累计销售鲜花15万枝、金钗石斛2000吨、乌骨鸡50万羽、春笋4000吨,组织10万农村群众伐竹近48万吨,带动增收3亿元以上,有效解决了农产品滞销和群众增收问题。

遵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赤水市委书记况顺航分享在巩固脱贫成果中探索出的“赤水经验”

坚持“强共享”建设幸福新乡村,提升稳定脱贫质量

完善的基础设施是最基础、最普惠的民生。要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就必要聚焦短板抓民生。

“自脱贫摘帽以来,赤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群众‘急难愁盼’难题,不断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并持续在教育、医疗、交通、就业等民生问题上精准发力,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况顺航告诉记者。

义务教育方面,累计新(改、扩)建薄弱学校83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获得贵州省评估得分第一。

基本医疗方面,累计改(扩)建10所乡镇卫生院、67个村卫生室,全市17个乡镇卫生院均达到国家规范化建设标准,90个行政村均有1个合格的村卫生室,并配有1名以上的合格村医;贫困人口100%参保。

住房保障方面,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的3644户14369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扎实推进后续保障“五大体系”建设,建成管理服务中心14个,扶贫车间6个,儿童活动中心20个,就业服务中心17个,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交通基础设施方面,脱贫攻坚以来,累计新(改、扩)建农村公路近6000公里,解决了“群众出行成本高、优质山货下不来、森林防火上不去”的难题,把农村公路建成了群众的幸福路、产业路、生态路、致富路……

一系列的惠民、便民措施,让全市实现了户户通讯、家家通水电、组组通硬化路、村村通客运,极大地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

将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互促互进的稳定脱贫新路。

“今后,我们将继续坚持指挥体系不变、产业发展不变、帮扶责任不变、落实政策不变、动态识别不变,保持攻坚力度不减、工作劲头不松、帮扶队伍不撤,全力巩固提升脱贫成果,实现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让赤水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况顺航表示,下一步,赤水市将把巩固提升脱贫成效与实施乡村振兴有机融合,走出了一条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与乡村振兴互促互进的稳定脱贫新路,让赤水老百姓的明天更美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