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遵义市桐梓县行政区划

2019-08-26 11:41:00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1956年1月,全县第一次并乡。将142个乡(镇、街)合并为102个乡(镇、街)。是年3月,经贵州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官仓、高桥两区合并为高桥区。全县为8区、2镇、81乡、1乡级镇、6街,共88个乡级单位。

  1958年8月,实行“政社合一”,9月,全县行政建置作重大调整。全县设7个公社、79个管理区、452个生产队、3352个生产小队。

1961年8月,恢复区级建置,废管理区,区下改称公社,公社以下为生产大队、生产队。全县共有8区、1镇、46个公社、491个大队、3177个生产队。

  1962年7月,再次调整建置。全县设6区、1镇、73个公社(镇)、4街、488个大队、3291个生产队。

  1964年8月,恢复元田、羊磴两区建置。

  1965年12月,再次调整行政建置。全县设8区、1镇(城关镇,区级)、53个公社、2个镇、92个大队、3291个生产队。

  1967年12月,恢复桐元、水银两个公社。

  1981年4月,恢复蒙渡、捷阵、克勤、木艾、斋郎、天坪、民主、元木、元田、三坡(改名大河)、桥头(改名石门)、长峰(改名天门)12个公社。是年7月,撤新场公社,建七二公社。

  1984年5月,公社改制为乡人民政府。复兴乡改为水坝塘镇、狮溪乡改为狮溪镇,楚米乡改为楚米镇。9月,恢复官仓区公所。

  1985年5月,撤天门乡,建天门办事处。全县建置9区、1镇(区级)、64乡(包括天门办事处)、5镇、513个村、4429个村民组、11个居委会、49个居民组。

  1990年,城关镇撤街道办事处,设街道工作委员会,增加8个居委会。羊磴乡增设1个街道居委会。

  199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全县行政区划调整为16镇、7乡、1个民族乡、513个村、20个居委会、4239个村民组、84个居民小组。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