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书蒋元中:见证山村和时代的变迁

2020-06-17 16:12:31 来源:新蒲新区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永乐镇 吴应四 责任编辑:容与 字号:T|T

  “岁月很长,人生很短,除了拼命继续给当地老百姓服好务、干好事,像我们这种尴尬的年龄,很难跟上社会发展的形势了......”说这话的,是今天的主角,新蒲新区永乐镇骊龙居的老支书蒋元中,58岁,自1998年进入居委会工作以来,他在基层干了22年,不仅见证了一个山村的变迁,还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变迁。

  蒋书记如何拼命?我们且把时光倒流一下。

  “蒋书记,我们分水组群众家头蓄的水都用光了,再没有水,人畜牲口可就要遭殃,你们一定要帮忙想想办法!”2015年仲夏,太阳长时间炙烤着新蒲新区永乐镇骊龙居冷水组这片土地。还未到中午12点,在离当地村民组长何静家不远处,刚硬化不久的水泥路面被晒得跟烧烫的铁锅一样,热气腾腾;周围地里枯萎的庄稼一片连着一片,就连村口最耐旱一笼水竹,也都没了往日的生气。何静急了,拿起手机,拨通了当地支部书记蒋元中的电话。此刻,蒋元中正紧皱着眉头。前一天,他就已经知道相关情况。“何组长,你晓得哪里有稳定的水源没有?”他问道。

  “邻近的高峰村中元组的半山腰上好像有一股水源,不过引过来可能有点麻烦……”挂了电话,蒋元中顺手拿起他那个破旧的公文包,叫上两个村干部朝高峰村奔去。差不多步行了近3个小时,功夫不负有心人,蒋元中和几个村干部终于找到了那口水潭。潭深约1.5米,清澈见底。“马上取样,送去做检测。”他一边安排着随行的村干部,一边拨通了包村领导的电话,向领导报告,他紧皱的眉头松了几许。

  水质检测结果达标,通过近6次商谈,协调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蒋元中连夜协调,把饮水管等材料都运到了施工现场,只等对方点头答应。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可事情哪有这么顺利。

  “不行,这股水是在我们地头上的,你们骊龙引过去用了,以后我们要用咋整?”关键时刻,当地的一个群众跳了出来,死活不同意。

  蒋元中这才意识到,让何静说中了,这还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他又皱紧了眉头。

  山村的夜在一片蛙声中显得热闹非凡,山路上一个孤独的背影踽踽独行,蒋元中亲自登门拜访,找到对方,说出了自己想法。

  “我们分级用水,这个水潭平均水位是1.5米,我们的引水管安装在水潭垂直高度的30公分以上,如果遇到特殊年份,水潭里面的水位低于30公分,里面的水就归你们使用,平时我们也能使用,这样既能打消你们的担忧,又能解决我们的难题,互不影响,你看如何?”

  对方见他如此诚恳,衡量再三,总算松了口。

  “水来了,水来了,蒋支书!我代表全村民组的群众感谢你们。”两天后的一大早,电话那头,何静看着哗哗流出的自来水,高兴得像个孩子。电话这头,蒋元中的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

  解决分水组的饮水问题只是蒋元中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在他的带领下,骊龙居紧紧围绕小康六项行动工作重点,累计在全居委会26个村民组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5个,覆盖率达100%;实施农村电网改造1101户,改造率达100%;实施农村公路硬化约45公里,通达率达100%;另外,在他的积极协调下,湄石高速、遵义至湄潭天然气管道安装施工项目以及绿塘水库建设项目工段也正在有序施工。年初的疫情防控工作中,他更是接连2个月没有休息过。

  如今,骊龙居已经种下辣椒约2000亩,全居委会2000余亩的经果林长势喜人;建成的2个村级集体经济产业,其中种植青椒482亩、柑橘30亩,也将在年底陆续见效,预计将实现集体经济年收益达30万元;培养出的3个农村致富带头人,经营的3家家庭农场的生态水果、生态鸡鸭等也即将迎来丰收。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