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情乡音】口里口外一家人

2018-04-10 08:00:00 来源:河曲县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你的先辈们有没有走西口的?”当我们提出这个沉重的话题时,十有八九的当地老百姓都会给我们一个肯定的答复。

  几天来,在河曲,的每一个村村落落,所到之处,我们听到的是亲切的乡音,看到的是熟悉的乡俗,感受到的是浓浓的乡情。“欢迎从家乡来的亲人,回到这里就和回到家一样!”当河曲县一位领导听说我们是从包头来的后,一句暖融融的话让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

  口里口外一家人。这句话,毫不夸张,也无半点虚伪。

  在我们短暂的采访中,我们深深地感到口里口外同宗同祖、血脉相连的亲情。“我的爷爷是走西口到包头的”、“我的舅舅也是走西口走到包头、“我的姑姑也在包头”……说起当年走西口,走到哪里,都能听到这样的话语。保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霍志强告诉记者:他的三爷爷就是走西口到的包头,现在住在东河区二里半,子女们都已成人,有干个体的,有在包钢上班的。去年,三爷爷他们一家人还回老家保德走了走,看了看。

  喝着酸溜溜的稀粥,吃着黄楞楞的油糕,听着悠扬的二人台小曲儿,我们仿佛置身于包头老城东河区。口里口外,两地无论文化语言,还是饮食、风土人情,都极其的相似。七月十五,河曲人放河灯,七月初二,包头南海子也放河灯,两岸人民通过河灯这种形式,共同祭奠先人,祈福迎祥;老包头人唱二人台、山曲儿,晋西北的群众也唱二人台、山曲儿;包头人爱吃面食、爱吃醋,晋西北的群众也爱吃面食、爱吃醋。

  在采访中,我们深深地感受到,300多年来的漫漫西口路,把晋蒙两地的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起来,并在文化形态上表现出一脉相承的特质;而且,两地人民共同传承了艰苦朴素、不畏艰险、开拓进取、敢为人先的西口精神。如果从文化角度讲,口里口外就是一家人。

  河曲县领导刘耿富告诉记者,这两年,山西、包头两地的联系密切起来,包头的文化界人士到山西采风,寻根访祖,山西的有识之士也到包头投资办企业,开始新时代的走西口。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这里曾经创造了灿烂的黄河农耕文化,而内蒙古特别是内蒙古的中西部地区,近年来依托丰厚的资源,经济发展迅速,两地从商贸、旅游、文化等方面合作的空间非常广阔,前景十分诱人。

  穿透百年沧桑,时代进入21世纪,我们仍可以清晰地看到,口里口外两地人民,正是通过走西口这一特殊的移民现象,在两地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几百年来,牵不断,理不断,几百年来,血脉相连!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