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来县服饰特色:简朴实用 经济耐用

2017-09-26 15:45:23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简朴实用是本县服饰文化的基调,经济耐用是居民缝制衣服的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城乡居民服装多为妇女在家中手工缝制。春秋两季穿夹袄,夹裤,夹卓腰等。衣面用土布,衣里用旧衣或大块补钉缝成。布色只有青兰两色,农村不少人用口袋布做成裤子或夹套裤。一般男人夏衣都是白褂兰裤子,平时只穿“汗隔拉”(形似背心,前后两片无袖)。夹衣和单衣的式样:男上衣都是对襟,自己编制的布扣。裤子是大裤腰,大档不分前后。女上衣不论单、夹、棉都带大襟,冬季一般穿棉袄、棉裤,男棉袄也带大襟,男女都绑腿带子,冬季男子外出还要绑腰带。部分农民有皮袄,一般为白茬羊皮。带大襟,皮袄身长至膝下。

  男子夏天戴草帽,冬季戴毡帽。中年以上妇女则备有一块布质头巾。鞋分夹棉两种。农民男性穿的夹鞋,鞋帮用线纳实,鞋底用麻绳纳实,称“实纳帮鞋”。女鞋一般不纳帮。袜子一律用白布制做。

  城镇中男工教人员或商人有穿长袍的,分单、夹、棉,其式样上部如带大襟上衣,只是身长达脚面。

  衣服质料,农民多用手工纺织的土布,城里人也有用机制土布。个别有钱人家用绸缎。

  民国时期,县城有用缝纫机做衣铺,除城里有钱户外,一般贫苦人家很少光顾。

  旧社会,人民衣服很少,旧衣拆了再补缝,大人衣改成小孩衣的有之,所谓“笑破不笑补”,已成穷苦人家穿衣的习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服饰。50年代长袍被淘汰,流行干部服,男工职人员多穿中山装,四兜尖领,西式裤子;女工职人员多着列宁服。翻领两排扣,扎腰带。女裤时兴肥、短。后又流行瘦腿港裤。帽子为圆顶,称“解放帽”,胶底球鞋。服饰以兰、灰、黑色为主 50年代后期,女装流行花袄。但农民穿着与三、四十年代变化不大。

  60年代至70年代,随着缝纫机在城乡的普及,中式裤褂逐渐减少。“文革”时期,青年人流行穿军装。年纪稍长者则以兰、黑灰色干部服为多数。

  80年代以后流行穿西装。男青年各色西装,领带革履,城乡已无大区别;女性则更时髦,春、夏、秋普遍穿裙子,长发披肩,高跟鞋长筒袜,戴首饰,擦粉涂红,纹眉烫发,衣服色彩绚丽,做工考究。农村衣着跟着市场变化,不比城里的人穿着差。90年代装束“不管女和男,都是夹克衫;不论胖和瘦,流行牛仔裤;不分老和少,均着博士帽;不以孙和爷,都穿旅游鞋”。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