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风采】向绍华:让“小山村”飞出大山

2021-01-05 08:00:00 来源:恩施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全媒体记者 赵盛迷 通讯员 沈宏臣 朱芳明

正在进行电商培训的向绍华

2020年12月17日下午,恩施市政协委员、恩施小山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向绍华乘坐高铁去往武汉,参加一个电商助农的培训会。

看着车窗外掠过的江汉平原,他的思绪早已回到了自己的“小山村”。

2008年3月,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深圳打工的向绍华注册了阿里巴巴诚信通个人会员,开始在互联网上发布恩施土家腊肉、高山土豆、富硒大米等产品的批发信息。

没想到这一尝试收获颇丰,通过阿里巴巴批发平台,他2011年的销售额度达到5万元;通过熟人介绍生意,2012年,销售额超过了20万元;2013年,他注册了“硒都小山村”商标,有了自己的品牌。

“网络销售一定能打开山村的发展大门。”怀揣着这个想法,2014年,向绍华回到家乡,成立恩施小山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帮助贫困村民销售高山土豆、土家腊肉、农家鸡蛋、山村野茶、野生蜂蜜等优质富硒农产品,直接或间接帮助贫困户100多户。

为了更好地带动山村发展,2015年7月,向绍华在海拔1000多米的新塘乡龚家坪村果梨淌组建立起“小山村农业基地”,种植恩施土豆“马尔科”。

山大人稀,条件落后,是向绍华对这个小山村的最初印象。全组104户人家400多人,实际在家的不到100人,均为50岁以上的老人。基础设施一片空白,电视只能收到几个卫星频道,打电话还要到处找信号。

求思求变谋发展。农业基地上种植了近1000亩“马尔科”,由州农科院提供的技术指导进行田间管理,当年亩产就达到了3000斤以上。

向绍华还与村民签订合同,以每斤0.65元的保护价收购,2015年共收购农户土豆达300万斤,为村民增收200多万元。

“8亩5分地的土豆,卖了两万余元!”村民丰卫成高兴不已。年过六旬的丰卫成不知道,他种的土豆,已通过互联网卖到了广州、上海、北京。

眼界一宽天地阔。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打响,果梨淌已然从一个贫困的“小山村”,变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明星村”。

“我们在基地种下了300多亩桃树,力争打造成‘硒都桃花源’。”向绍华说,现在每年有5000多名“驴友”慕名前来,今后将着力于挖掘当地文化内涵,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村民吃上“旅游饭”。

电商助农,基地带贫。经过3年努力,公司“硒都小山村”也成为了全国百佳农产品品牌,成为湖北农产品品牌史上第一个获此殊荣的品牌。

2015年至今,向绍华参与恩施州各县市举办的电子商务及市场营销培训两百场,受益人数超过两万人,越来越多的电商爱好者独立自主创业。

如今,“硒都小山村”在全国已有16家联盟网点。通过这些网点的推广,厂家订货总量直线上升。2019年,就有价值3000万元左右的恩施土特产,搭乘互联网快车,飞向了世界各地。

“有了互联网,恩施的山不再高,路不再远,小山村已融入了大世界。”向绍华笑着说,大家的思想解放了,致富路也会越走越宽。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向绍华不仅心系群众,敢于担当,通过产业带领群众致富,在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时,他主动请战,到交通卡点上义务值守,积极募集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疫情稳定后,又主动对接企业,输送126名农民工返岗复工,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复工复产贡献出了政协力量。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