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州市陶唐峪乡义城村美丽乡村发展侧记

2018-08-13 08:00:00 来源:霍州市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盛夏时节走进义城村,在葱翠雄伟的霍山脚下,一排排整齐的商铺,一座座古老的院落,苍劲的古树,斑驳的老墙,蝶舞的山谷,流淌的小河……令人流连忘返。

  说起霍州义城村的变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并不为过。过去,这里一没资源,二没产业,生活条件差,收入水平低,是人人皆知的穷村。而现如今,这里“有山有水、有景有致,有农有商”,是远近闻名的“美丽宜居乡村”。二十多年来,义城村“两委”虽然几经换届,但都是换届换人不换心,始终把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作为打造美丽乡村的突破口和主攻点。在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下,义城村绘就了一幅美丽乡村建设的画卷。

  自力更生 实施整村迁移

  义城村位于霍州市东南20公里处霍山脚下,旧村依山而建,住的是土窑,而这里的土地大都属砂石地,耕作条件极差,作物产量低,村民种地的收入养家糊口都显拮据。因为条件艰苦,收入低微,村里的适龄男青年大多娶不到媳妇,而外村的男青年来义城村说媳妇时总会受到村民百般阻挠。“村里姑娘不外嫁,外村男孩进村难”就是当时义城村的真实写照,“光棍村”的帽子也由此而来。俗话说:穷则变,变则通。为了改变义城村这一窘迫的现状,“变”是必然之路,“整村迁移、自力更生”的发展规划应运而生。

  1996年,义城村“两委”班子在交通便利的义坪路两侧按照50年不落后的原则,高标准规划并启动了义城新村建设项目。首先确立“村落迁移搞商贸”的基本思路,即在村西义坪路两侧建设商铺,发展商业。筹建之初,响应的人寥寥无几,村“两委”随即改变思路,号召本村在外发展较好的村民回村投资,同时争取到了陶唐峪乡中学在村里落户,一系列举措吸引了很多村民租赁商铺,开始从商。两年后,义坪路两侧商铺林立,商业一片欣欣向荣。小到新鲜蔬果日用品,大到家电摩托太阳能,村民不出村就能置办齐基本生活所需物品,邻村的人也常来光顾。2006年义城又重建了义城小学,新小学是一所公办寄宿制学校,占地面积2304平方米,建筑面积1044平方米。2016年,占地2000余平方米的陶唐峪乡中心幼儿园也在义城村落户,不仅方便了村里孩子上学,又吸引了更多人气。

  如今,一多半村民迁居新村,村民都住上了敞亮的独栋楼房,村里主干道全部硬化,实现了“户户通”,街道两侧完成了亮化、美化、绿化改造,并建设了定点垃圾池,安排专人清扫,先后完成了水网、电网改造,新建了文化广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增强,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义城村现已发展成为陶唐峪乡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并向周边辐射。从根本上改变了一穷二白的局面。

  党员带头 调产多头创收

  近年来,村“两委”在原有养殖业、种植业的基础上,拓展思路,确立了“村东搞旅游为龙头,村中种养加(种植、养殖、加工)为龙身,村西搞商贸为龙尾”的一条龙发展规划,开辟出一条发展山村特色经济的新道路。

  义城村在优化居住环境的基础上,为增加群众收入,在确保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特色种植。党员赵虎虎带头成立了苗木专业合作社;老支书朱国林带头利用荒滩发展核桃种植,成立了桃香林核桃专业合作社,如今入社群众达50余户,核桃产品也注册商标进入超市;“两委”干部带头引导群众大面积栽植优质苹果,已形成规模,户均苹果年收入达6万元左右。

  古人云,“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义城村通过旅游业走出“靠”的新路子。村东的义城峪,因峪中景色优美,气候凉爽,每年7月份成群结队的蝴蝶在此嬉戏,故得名蝴蝶谷。这里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瀑布洁白如莲,路边小花竞相开放,潺潺的林泉清澈见底。2009年,村“两委”通过“四议两公开”程序,集思广益,广泛征求意见,经过多次外出考察,最终确定利用义城峪的自然资源发展霍山神园旅游业;同年,集全村之力,修建了高23.46米的霍山神雕塑像;2015年,与霍氏集团联手注册“山西蝴蝶谷旅游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实施了新村至景区的道路硬化和绿化;2016年,启动了景区道路拓宽硬化项目,现已投入使用。“乡村振兴的前提是要有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产业发展了,村民才能增收,村集体经济才能壮大,才能集中力量搞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义城村党支部书记闫国宾说,近几年,该村旅游区已建有“霍山神像”“民俗馆”“水磨坊”等景点,很多游客慕名前来。随着旅游的逐步开发,也会进一步带动该村的经济发展。农副产品销量增多,土特产尤其明显,饭店、农家乐也生意红火。

  全村参与 文娱弘扬正能量

  “仓廪实而知礼节”。腰包鼓起来、环境美起来的同时,村民们在文化领域也迸发出展现自我的“表达欲”,追求精神层面的“获得感”。

  1996年,义城锣鼓队在村民武宝虎的组织下成立了,二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村里的各大活动和喜事中。

  2000年,义城村举办了第一届元宵晚会,那时设备简单,即使只有一台电子琴,一组架子鼓,也能让村民听到幸福的回响。第一次元宵晚会开始当主持人的樊奋勤说:“这些年的晚会节目题材是一年比一年新颖,服装道具也是一年比一年精致,村民热情更是年年高涨。”

  2011年5月1日,义城村在庙会期间举办了第一届文艺汇演,这项活动一直延续下来,至今已经举办了八届。妇女主任任忠华说:“近年来报名参演的节目每届都在60个左右,大家都是自掏腰包准备服装和道具。为了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满足每位报名村民的美好愿望,村“两委”也会把每个节目都保留下来,分两天进行节目表演。”

  每一场文艺汇演,都由干部群众共同策划,村民们自编自演,全村自娱自乐。这些平时挥锄头、抡铁锹的村民,上了舞台各个表现得有模有样,节目也年年出新。这些表演者中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活泼可爱的孩童、青春靓丽的姑娘、活力四射的小伙、勤劳质朴的庄稼汉、回村探亲的大学生。节目类型也是多种多样,既有脍炙人口的快板和三句半,又有让人开怀一笑的小品和情景剧;既有展现农村生活新风貌的集体舞,也有表现个人风采的独舞;既有黄土风情的情歌对唱,又有文采浓郁的诗歌朗诵。节目里展现的都是村民们喜闻乐见的好人好事,表达的都是新农村新生活的幸福感,传递的都是仁义礼智信的正能量。每次举办晚会,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邻村的村民也都慕名赶来,全村洋溢着喜庆的氛围。

  义城村村委主任胡华兵深有感触地说:“这些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帮扶下,村子面貌焕然一新,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精神生活也更丰富。文艺晚会的举办实现了农民群众由台下到台上,由观众变演员,由欣赏者变创作者。不仅带好了民风,而且展现了我们新时代农民的精神风采。”

  在重视经济发展和文体教育的基础上,经该村在外老干部提议,村“两委”、村民代表、村历任干部共同协商,并报陶唐峪乡党委、乡政府批准,该村于2016年5月份开始编纂《义城村村志》,挖掘义城村历史沉淀,还原历史面目,追溯历史渊源,初稿现已成型。

  自力更生二十年,艰苦奋斗二十年,苦尽甘来二十年,搞活经济,狠抓教育,丰富文娱,义城村“两委”和全体村民用坚韧不拔和勤劳质朴在“绿水青山”旁修筑着自己的“金山银山”,谱写了社会主义新时代“美丽宜居乡村”的新篇章。

  记者 闫晏宏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