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大师毛子水:清漾毛氏第五十六世后裔

2016-07-12 15:26:32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凤铎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副标题#e#

  1919年,毛子水与傅斯年、罗家伦等北大学生发起成立新潮社,编发《新潮》月刊,宣扬新文学,提倡新思潮,得到胡适、陈独秀等新文化运动领袖的大力支持。毛子水先后在《新潮》一卷5号、二卷1号发表了《国故和科学的精神》、《驳新潮〈国故和科学的精神〉篇订误》,率先提出了“整理国故”口号。之后,胡适在《新青年》第七卷第1号发表了《新思潮的意义》,正式打出“整理国故”的旗帜,掀起了轰动一时的整理国故运动,一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题。毛子水也由此得到胡适激赏,与傅斯年、顾颉刚成为胡适门下的“三剑客”。之后毛子水和胡适一生相识相知,毛尊称胡为导师,执礼至重;胡誉毛为“东南图书馆”,赞赏有加。两人师生之谊特厚,为世人所知。1933年胡适为毛子水老家清漾毛氏祖宅题写的“清漾祖宅”额匾,至今仍悬门楣。胡适逝后,毛子水亲撰碑文和10多篇纪念文章。

  1920年夏,毛子水自北大数学系毕业,除留校任北大理预科国文教员外,同时在孔德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兼授《中国语法》课。

  1922年秋,北大开设史学门,急需培养史地类教授,决定从北大毕业生中考选两人,公费留学德国。毛子水与姚从吾考中,毛子水学地理学,姚从吾学蒙古史及史学方法。是年冬,毛子水与姚从吾同赴德国留学。1923年2月抵德国柏林,入柏林大学学习地理学,1924年入柏林大学理科研究院研修数学、物理,继而专攻科学史。在德求学期间,毛子水与傅斯年、姚从吾、陈寅恪、罗家伦、俞大维、赵元任等交往密切,时常相聚切磋学问、相互砥砺。毛子水曾说:“寅格、元任、大维、孟真都是我生平在学问上最心服的朋友,在国外能晤言一室,自是至乐”;“许多关于西方语言的见解,则有从寅恪得来的”。

  1924年4月,北大校长蔡元培赴德国出席纪念康德诞生200周年学术会议,毛子水偕姚从吾等陪同其参观柏林大学、美术学院等地。

  1925年,因国内政局动荡,公费中断。为维持生活继续求学,由俞大维介绍,任驻德公使商务部书记一职,以薪水维持读书生活。德国留学七年期间,毛子水好书之癖,益加浓厚,平时最爱逛旧书店。甚至假期到奥地利的维也纳、意大利的米兰旅行时,还专门到维也纳的出版书店购买Blume所选注的歌德诗篇,到米兰购买Peano著的算术游戏书籍。

  在柏林大学时,爱因斯坦正在柏林大学讲授“科学原理”。毛子水为一睹科学大师风采,先后三次去旁听爱因斯坦讲课。他曾在回忆文章中写道:“爱因斯坦讲课的确精采极了。尤其难得的是他说话比著书还要浅近,学生都容易接受。是个能言善道,又能舞文弄墨的科学天才。”此外,毛子水在柏林大学还旁听了爱因斯坦的老师潘克及璞朗克劳霭等科学家的讲演。在德国留学期间,毛子水曾翻译了《几何原本》前九卷。

  1929年,北平各国立学校恢复秩序,北大史学系要求毛子水回校任教,毛子水鉴于当初系北大母校公派留学之情况,便决定离德回国。1930年春,毛子水回到北大,任史学系教授,讲授《科学史》、《文化史》等课程。1931年春,由时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的傅斯年推荐,兼任北大图书馆馆长。毛子水回到北大,先住傅斯年家里,后移住欧美同学会。仍与傅斯年、陈寅恪、罗家伦等交往密切,常在陈寅恪家吃饭,晤谈国学。在北大任教八年期间,除了与学术界同仁研磨国学之外,业余时间大都花在逛书店、书摊上。毛子水曾说:“我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在北大任教授期间,最最痛快的事,就是找古书,买古书,我生平最喜欢北平,原因就在这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