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桥街道:夯实基层社会治理根基 助推群众安全感和法治满意度“双提升”

2020-12-23 08:00:00 来源:南京市六合区人民政府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群众之事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

今年以来,程桥街道借助网格化管理工作,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更好发展,打造了集社会信息推送,基层群众服务、基层组织管理、基层安全管理为一体的全方位、全覆盖的社会治理综合平台,为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法治满意度,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确保和谐、稳定、平安的大好形势发挥了重要作用。

织密一张网

服务进万家

身穿红马甲,手捧民情簿。频繁穿梭于街巷楼栋里、村组散户间,厚厚的笔记载满了社情民意、通讯录里长长的名单以及微信群源源不断的政策宣传……这些是程桥街道网格员工作的小小缩影。他们奔走在大街小巷,入组到户,及时规范信息采集录入,做到网格走访巡查全覆盖,也把服务带到了老百姓家门口。程桥街道网格员信息公示牌,张贴网格内每家每户门前,对于网格群中反映的大小事以及网格化巡查发现的问题,网格员都能及时现场了解情况,主动做好宣传引导与沟通服务,及时化解矛盾和问题,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切实提升社区治理网格化服务效能和工作形象。

特别是今年疫情期间,程桥街道的网格员冲在了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为人员信息排查的准确率和时效性提供了保障,真正实现了大数据+铁脚板的完美结合。期间,流动人口排查、外来人员登记、居家医学观察人员的生活保障、网格群众的疫情防控知识宣传、村组劝返点的值守,随处可见的是网格员的身影,他们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取得疫情防控的全面胜利提供有力保障。

为有效开展社会管理,全街所有网格建立了网格微信工作群,覆盖所在网格每家每户,并采集每户至少1个有效电话号码,便于沟通联系。网格员利用微信工作群转发了大量的扫黑除恶、平安建设、反邪教、防范金融诈骗、禁毒知识、打击非法集资和传销、安全提醒、便民服务、法律咨询等相关内容,同时及时解决群众难题,有效提升了网格化服务管理质效,提高了群众的知晓率、满意度。

程桥街道创新基层组织设置形式,将党支部建设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有机结合,发挥党建与网格融合作用,按照“一网格一支部”要求,全街所有综合网格都成立了网格党支部,实施社会治理精细化、便民服务精准化管理,并根据每个网格的特点形成一网格一特色的工作机制,在“三治”融合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和网格基础作用,提升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近期,程桥街道社会治理综合指挥中心支部联合黄木桥社区绿桥支部开展了“党员联户我带头、为民服务我争先”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分组入户,带上学法手册和慰问品深入结对帮扶户家中走访,详细了解帮扶户经济来源、实际困难和需求,让基层群众更多地感受到手拉手、心连心、解难题、办实事的真情关怀,及时传递党组织的温暖和爱心,实现并肩共同发展。

竹程社区网格支部创新推出了“1469”网格化社会治理模式,即:1个原则为坚持党的领导,通过网格微信群、“五老”调解工作室、平安志愿者队伍、村民组长4种途径开展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以6项管理制度为规范,网格员承担开展信息采集、参与矛盾化解、加强隐患排查、加大防范处置、提升法治宣传、落实人口管理、加强宗教管理、优化便民服务等9项工作职责,建立健全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通过党建引领,不断提升网格精细化服务、高效化运作、长效化管理,在基层逐步架起民情信息沟通之网、党员干部和群众感情联络之网,不断地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和进步。

为推进乡村治理示范点建设,发挥党建引领、网格为基、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在乡村治理中作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街道结合省级田园综合体项目,重点建设薛山法治文化广场和金庄社区水韵原乡党群之家,形成具有特色的乡村治理模式。

防范智能化

筑牢安全墙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群众安全感,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今年以来,程桥街道重点围绕“综治大宣传”“治安大巡防”“基层大走访”“成果大巡展”“平安大护航”等五大活动推进群众安全感提升工作,并利用辖区网格微信群及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积极推出多条平安法治宣传内容,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服务有网格,治安有巡逻。程桥街道综治办还联合辖区派出所推动全街巡逻全覆盖,警车亮灯巡逻,治安电动车巡逻,治安电动车小喇叭不间断宣传已成常态,街道综治办每半月通过后台抽取数据通报巡逻情况。另外,街道通过110台应急专用大喇叭播放安全感相关知识及安全提醒,提高群众知晓率。全街目前共设有161个视频监控探头,10个微卡口,今年,街道还投入20万元建设智能安防小区,对6个居民小区进出口设置人脸识别、车辆识别系统和门禁等,数据传输全部接入公安内网,为治安防控工作保驾护航。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对电动自行车“飞线充电”集中整治,落实电动自行车消防安全管理。街道财政投入近30万元建设辖区内6个小区充电桩设施,杜绝因电动自行车违规充电引发的火灾事故,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