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左夫:耳边犹响沙家浜

2013-12-19 08:00:00 来源:东台新闻网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军旅作家、沙家浜宣传第一人

  人物简介:崔左夫(1927年12月13日—2007年2月24日),出生于东台许河镇芦河村,男,汉族。军旅作家。

  1944年入伍,1945年10月入党。历任新四军一纵二师(20军59师)团、师报编辑、新华社华东一支社记者,20军军报主编,师宣传科长、团副政委,1979年转业,1983年12月离休,2007年2月24日逝世。

  五十年代,根据一纵司令员刘飞要求采访收集写作了记叙36个伤病员抗敌业绩的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由上海沪剧团改编为沪剧《芦荡火种》,后又被移植为京剧《沙家浜》。此剧风靡全国。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出版,该卷《芦荡火种》的条目中记载:剧目取材于崔左夫的《血染着的姓名》。由此,崔左夫是“沙家浜宣传第一人”才为人知晓。

 

  2007年2月25日,结束春节长假准备上班的早晨,崔左夫的外甥王春打来电话说:大舅昨天下午四时半走了……。握着话筒,我愣是半天没有回过神:怎么这么快?我1月10日才采访过他!

  萌生采访崔老的念头已有多年。2003年10月,我所供职的东台日报开办了“当代东台人”专栏,主要介绍那些在各个领域里有成就或有影响的在东台出生的人或东台籍人,当时就想到了崔左夫,他应算是一位在全国都有影响的人。

  2005年的一天,我与远在湖北黄石的崔老家通上了电话,了解到详细住所,都准备上路了,却因事一拖再拖,未能成行。到了2006年,觉得不能再拖了,在12月份报纸值班结束后,决定新年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湖北黄石。报社总编们很是支持,建议不妨“一路杏花村”,顺道多采访些在湖北的东台乡友。于是找到了市人才交流中心的周亦兵主任寻找“联络图”,听说我要采访崔老,周主任很是赞许,说你这是在做“抢救性采访”啊,当时,并没在意这句话。

  2007年1月10日,当我乘长途汽车由黄海之滨的东台赶到荆楚大地的黄石,走进崔老那以书橱居多的住所时,当我与精神很好的崔老面对面地倾吐着乡音时,当我翻看着他在近年新出版的作品时,才有幸了解到崔老所走过的八十年风雨历程,很庆幸自己挖掘到了一座新闻富矿:

  这位新四军老战士,22岁就出版了第一部作品《胜利的创造者》,到2006年5月,79岁的他又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他的第8部作品《崔左夫军旅作品选》;

  这位1945年入党的老党员,在“渡尽劫波二十年”的遭遇下,心胸坦荡、写作不止,觉得“不写对不起死去的英烈”,一再说,现在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一个时期……

  这位七十年代的部队转业干部,走到哪里都发光,九十年代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他“情系阳澄湖”的专题片,2006年又当选黄石市首届十大文化名人。

  我们这代人,包括上代人和后代人,应当说很少不知道“沙家浜”的,但最早写作36个伤病员的是谁,恐怕知之者就甚少了。当然,现今如果到网上去搜索“崔左夫”,就会大量出现“沙家浜宣传第一人”的页面,至于为什么这么称谓他,恐怕大多数东台人并不知晓,直到采访了崔左夫后,才了解到这一段复杂的历史:

1948年,在淮海战役歼敌六十三军的窑湾战场运河西岸,作为当时新华社华东一支社记者的崔左夫,记住了华东野战军一纵队司令员刘飞的嘱托:打扫战场的这个部队前身是新四军十八旅五十二团,最早的一批骨干是江南抗日义勇军在东路作战时留下来的36个伤病员,他们的经历很有意思,将来你们当中最好有人写一写。

  9年后的1957年,崔左夫用了两个多月时间,跑遍了苏、锡、澄、虞等苏南地区,拜访部队的老同志,写出了纪实文学《血染着的姓名—36个伤病员斗争纪实》,作为解放军建军30周年的征文。此后,崔左夫在上海沪剧团的老战友要去了这篇征文,就有了以《血》文为蓝本改编的沪剧《芦荡火种》,接着又有了移植的京剧《沙家浜》。但是,这一史实,却因为他的一篇小说《钱塘风雨》遭到“批判”而无人提及。待到1979年《解放军报》为《钱塘风雨》等作品公开平反,1982年《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卷》出版时才为人知晓。因为《戏曲卷》的《芦荡火种》条目这样写道:剧目取材于崔左夫的《血染着的姓名》。

  结束了一天的采访,当我告别了崔老,了却了一桩心愿的轻松、感到自己来迟了的自责、尤其是七十年代后期也曾到上海沪剧团为“沙家浜连”而去采访过沪剧演员丁是娥,却没能了解到这段史实的内疚,一齐涌上了心头。怀着这样的心境,完成了在湖北和河南的十多天采访后,立即投入了对崔老采访的写作。丰富的内容,使原来准备从六个部分写的提纲,不得不忍痛割爱,最后只写了三个部分。然而,一个整版的《未忘英烈与硝烟》的报道,包括崔老向家乡父老拜年的手书,就足以让家乡人民对这位从东台走出去的新四军老战士、80岁高龄的军旅作家,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

  2月7日的《东台日报》一出来,带着家乡人的牵挂,带着新春的祝福,带着后生对老师作文评点的期待,我当即把报纸寄往了湖北黄石。

  谁知,从1月10日到2月24日,短短的45天,交谈的余音尚在,握手的余温尚存,然而,说走就走,“抢救性采访”不幸被言中。使我在成为家乡媒体有幸采访到他的唯一记者的同时,也成为全国众多采访他的记者中的最后一位记者。哀痛之中,尚有一丝慰藉,终于没有留下与崔老擦肩而过的遗憾。           (节选自《当代东台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