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征求图们市《医疗卫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意见的通知

2019-12-26 08:29:00 来源:图们市人民政府网站 作者:消息 责任编辑:康康 字号:T|T

 

 

市委办、政府办、各相关单位:

由市卫健局牵头编制的图们市《医疗卫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已完成征求意见稿,现征求市级领导和各部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分管领导意见,如有修改意见,请于12月26日午下班前以书面形式反馈。逾期反馈视为无意见。

联系  人:耿建国

联系电话:3655100     手机:13944325566

电子邮箱:wsj3225@163.com

 

附件:图们市医疗卫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图们市卫生健康局

                        2019年12月24日

 

 

 

 

 

附件:

图们市医疗卫生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深化我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吉林省推进多层次医疗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吉政办发[2017]51号)、《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工作的通知》(吉卫联发[2019]46号)以及州卫生健康委关于《全面推进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现制定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州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优化县域卫生资源配置,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通过优化整合全市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努力构建与全民健康管理服务相适应的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市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工作目标。改革现行医疗管理体制,推进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健全行政、人事、财务、设备、药品、医疗、信息等管理长效机制;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有效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规范就医秩序,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明显增加,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到2020年,医共体运行和管理制度框架基本建立初步形成较为科学的分工协作机制和顺畅的转诊机制,初步建立1-2个医疗共同体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指导、管办分离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规划引导,建立健全图们市医共体组织架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对医共体的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重大投资等实行宏观管理。落实政府办医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统筹推进资源整合、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建立医共体内院长领导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人事、分配、经营及财务自主权。明确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

(二)坚持资源整合、循序渐进

在医疗卫生机构原有事业单位法人地位、人员编制性质、基本功能定位、政府投入方式暂时不变的框架下,探索创新区域医疗卫生组织形式和供给方式,构建整合型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以基层为重点、预防为主,推动医疗卫生服务从以治疗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的转变,逐步实现一体化运营,做到资源共享、管理同质、服务增效。

    (三)坚持为民服务、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利用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有效手段,通过资源、人才、病种下沉,着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公平、可及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完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激发医务工作者的主观能动性;推广应用新技术、新项目,为医务人员个人发展创造有为有位的工作环境,确保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三、组织模式

(一)医共体组建方式

根据地域分布、群众需求、业务发展以及图们市医疗资源等因素,由二级医院分别作为牵头医院,联合全市公立医疗卫生机构组建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

充分落实集团在人员招聘和用人管理、内设机构和岗位设置、中层干部聘任、内部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职称评聘、医疗业务发展等方面的经营管理自主权。鼓励区域内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医共体建设,支持社会办医疗卫生机构与医共体在资源共享、分级诊疗、人才培养和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

(二)医共体管理模式

1.政府层面:成立图们市医共体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医管委),负责研究确定医共体发展规划、配套政策、重大运营决策、重大项目实施、财政投入、重要人事薪酬制度和考核监管等事项。医管委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医管办),办公室设在市卫健局,承担医管委日常工作任务,负责牵头对医共体运行管理情况进行考核、监管、协调。

2.医共体层面:

1)医共体成员单位挂牌牵头医院分院。加强集团党的领导,成立医共体党总支,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医共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由市卫健局党委管理,中层干部由医共体党总支管理。制定章程,建立医共体党政班子议事制度,贯彻执行市医管委的决议,负责制订或修订内部管理制度,研究决策内部发展规划,资源调配、财务预决算、绩效考核、薪酬分配等事项,以及日常管理事务。

2)医共体内部设立党建、人力资源、医政科教、公共卫生、财务、医保、信息和综合管理等若干管理部门,行使相应的管理自主权,对成员单位实施扁平化管理,实现医共体内部业务发展、财务运行、资源调配、绩效考核、信息平台等统一管理。

四、工作任务

(一)优化区域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1.强化区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继续巩固深化与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吉大二院和吉林省一汽总医院等省市上级医院的战略合作关系,积极提升医共体牵头医院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加快建设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医共体内部统一研究制定学科建设、科研发展和人才培育规划,加强成员单位医疗服务能力建设,充分利用二级医院现有的医疗技术水平和特色,分别组建相应特色科室,力求把专业做得更加精细,更具特色。

2.促进优质医疗人才资源统筹使用。充分发挥牵头单位业务龙头作用,组建优秀临床骨干团队参与集团内医疗机构长期技术帮扶(1-2年)。集团牵头医院根据当地实际医疗服务需求为各成员单位配置若干医疗技术团队,开展多种形式的业务支持和指导工作,着力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防治等基本医疗服务能力。争取财政设立专项资金,用于配套建立区域优质医疗人才资源统筹使用激励机制,具体办法另行制定。

3.推动区域医疗卫生资源共建共享。推进区域医疗卫生资源纵向整合,推进影像、消供、病理、检验、药事、业务培训、后勤服务等资源共享中心建设,逐步实现区域内各类资源共建共享。加强医共体内部和医共体之间床位、号源、设备的统筹使用,实现资源共享,畅通服务链各医共体统一药品、耗材目录,实行药品、耗材、设备、物资等集中采购,以医共体为单位设立唯一药品耗材采购账户,统一带量采购配送,建立采购价格监测、预警和管理机制,医共体统筹开展药事管理,促进药品耗材合理使用

4.完善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区域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建设,加强对镇卫生院建设和管理,确保人才、设备等资源保障,对村卫生室要进一步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督积极鼓励其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

(二)推行医共体管理一体化、服务同质化

5.建立统一的医疗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医共体内部质量和安全管理体系和机制,医共体统一制订内部各项医疗业务规章制度,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核心制度,推广临床路径管理,指导和监督成员单位规范开展工作,提高区域医疗服务同质化水平。通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加快统一各成员单位设备、设施配置标准和医技类项目质控标准,区域内逐步实行“基层检查、上级诊断、区域互认”

6.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体系。医共体牵头医院设立财务管理中心,统一负责集团内部财务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承担医共体财务管理、成本管理、预决算管理、会计核算、价格管理、资产管理、审计监督和内部控制等工作,建立健全预算管理、财务报告和信息公开机制。卫健局根据财政预算安排和进度将各成员单位的财政投入资金下达至集团,由集团结合资金性质和用途统筹使用。

7.建立统一的绩效考核体系。健全医共体绩效考核机制,建立与医共体组织方式、运行模式相匹配的考核办法和绩效指标体系,实行分级分类考核。开展对医共体年度绩效考核评价,考核结果作为财政补助、医保支付、薪酬总量核定的重要依据,与医共体领导干部任免、薪酬和奖惩等挂钩。医共体统一完善内部考核管理,考核结果与医务人员岗位聘用、职称评聘、薪酬待遇等挂钩。绩效考核采取日常考核与年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政府对医共体的考核重点突出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基层就诊率、区域就诊率、居民健康指标改善情况、公共卫生任务履行情况、医药费用控制情况、社会满意度及廉洁从医情况等方面,医共体对成员单位的考核除对应政府考核要求外,重点突出服务数量和质量、双向转诊及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情况、运行成本和效率等。加大行业腐败和作风问题的整治力度,严厉惩治收受回扣”“红包等违纪违法行为,推进清廉医院建设。

8.建立统一的教育培训体系。医共体统一组织成员单位医务人员参与进修、规培、定期轮训、专题培训及各类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统筹安排区域住院医师规培计划,进一步做好基层医疗机构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诊治模块化培训项目。

(三)构建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链

9完善强化分级诊疗制度。按照分级诊疗要求,制订医共体各级单位基本医疗服务作业清单,明确各级单位职责,建立分工协作机制。制订医共体内部、医共体之间、区域向外转诊管理办法,依托医保差别化支付政策,发挥医保激励引导作用。各集团牵头医院为转诊患者提供门诊、检查、检验、住院等全程优先便利服务,畅通分级诊疗转诊流程。

10深化家庭医生契约服务新内涵。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上级专家参与、签约医生与团队协同、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工作机制,提升家庭医生团队综合服务能力,并以重点人群为主要服务对象,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医共体牵头医院向家庭医生开放一定比例号源,通过牵头医院转诊会诊中心赋予家庭医生团队调用集团内专家、床位、大型医疗设备等核心资源的权利,使家庭医生成为居民健康管理、医疗资源调配、医药费用管理的“守门人”。

11.形成医防融合、医养融合健康管理新模式。推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动融入医共体建设发展,强化专业指导,促进公共卫生工作开展,做到防治服务并重。医共体牵头医院设立公共卫生管理中心,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协同,负责对成员单位公共卫生工作的指导、监督及考核,制订公共卫生作业清单,完善绩效激励机制,做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重点加强健康促进、慢病防治和健康管理等工作,为居民有效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务。扎实落实重大公共卫生任务。推进医养结合服务能力提升,积极鼓励医共体成员单位开展老年医疗照护、家庭病床、居家护理等服务。

(四)推进医保和医疗服务价格改革

12.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在严格控制费用总量、不增加医保基金支出风险和患者负担,确保医疗卫生机构良性运行的前提下,通过压缩药品耗材虚高价格和不合理使用,控制过度检查检验等方式腾出空间,调整完善医疗服务收费结构,逐步理顺医疗服务比价关系,同步落实与医保支付、财政补偿、医疗控费等政策的统筹衔接,引导居民基层首诊、合理就医、有序看病。

13.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完善医保总额预算管理,按照“以收定支”原则,与医保部门谈判核定集团年度医保总额,建立“结余留用、超支分担”机制,引导集团主动做好预防保健和健康管理工作实行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结合点数法付费、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多种形式的医保支付方式付费。健全医共体内医保管理工作人员队伍。

(五)深化医共体人事薪酬制度改革

14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医共体行使内部人事管理、岗位设置、职称评聘,中层任免、绩效考核等自主权。集团内实行全员岗位管理,按照“按需设岗、按岗聘用、竞聘上岗、人岗相适”的原则,由医共体统一设岗、招聘、培训、调配和管理,实现合理轮岗、有序流动、统筹使用。新进在编人员户籍关系可留在牵头医院所在地,人事档案由牵头医院或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完善职称评聘制度,加大高层次、紧缺岗位人才引进培养以及基层卫生人才定向培养力度,优先保证基层用人需要,在薪酬分配、岗位设置、职称评聘和职业发展等方面,优先向基层倾斜。建立县级医务人员晋升职称下基层服务制度,对于牵头医院医生,在晋升聘任主治(管)医师前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服务一年以上。其他医技、药、护理等专业技术人员在晋升副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前,在上一任职期内必须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累计服务3个月以上。

15.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按照“允许医疗卫生机构突破现行事业单位工资调控水平,允许医疗服务收入扣除成本并按规定提取各项基金后主要用于人员奖励”的要求,突破绩效工资总量和结构限制,建立“责任共担、利益分享”的绩效激励分配机制,赋予医共体合理行使内部薪酬分配自主权,并与药品、耗材和检查检验收入脱钩,与医疗卫生技术服务、绩效考核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因素挂钩。探索对医共体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和关键岗位人员、重点人才等对象实行年薪制、协议薪酬等多种形式的分配方式。

(七)加强医共体财政投入和资金保障

16.完善财政投入政策。按照“建设发展靠政府、运行补偿靠服务”的补偿机制,落实对公立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离退休人员费用、政策性亏损和承担公共卫生任务等“六项投入”政策。建立完善以专项补助和付费购买服务相结合、资金补偿与服务绩效相挂钩的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机制和基层医疗机构历史债务逐步化解机制,落实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含修缮)、设备购置、信息化建设、人员培养培训经费、基本人员经费等“五项基本补助”

 17.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牵头医院规划配置的重点项目、急需解决项目、新改扩建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及大型设备购置、重点学科发展、人才培养、承担公共卫生任务、化解债务等方面投入,实行倾斜扶持政策。财政每年设立医共体建设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医共体建设日常办公支出和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日常运维等,发挥信息化平台对医共体建设发展的支撑作用。

 (八)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18.落实政府对中医药投入倾斜政策。继续发挥图们市中医院的中医药龙头作用,推动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全面协调发展。加强中医药服务能力和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强化中西医临床协作。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治未病中的主导作用、在优势病种诊疗中的独特作用、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协同作用、在疾病康复中的核心作用,加强中医与西医的临床协作。完善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逐步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治未病和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建立的中医馆推广适宜技术和中医养生保健方法, 丰富治未病服务内涵,为群众提供融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于一体的个性化、便捷化的治未病服务。

( 九)发展区域智慧健康医疗服务

19.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发展。深化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区域信息化平台建设,推动建立快捷、高效、智能的诊疗服务形式和全程、实时、互动的健康管理模式,进一步完善预约分诊、在线支付、服务导诊、自助查询、健康指导、检查检验结果推送等业务应用,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开展慢性病、母子健康和家医签约等在线服务管理,提供健康咨询、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和服务提醒等服务。推行“互联网+”分级诊疗,完善区域预约转诊系统,对接省、市预约转诊平台,提供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智能化辅助医疗设备的投置率,发挥互联网云诊室、远程会诊等功能,为患者提供病情分析、诊断、提供治疗方案等远程医疗服务。

五、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2019年10-12月)。充分调查研究,拟定医共体建设方案,研制各项配套政策和工作制度。

第二阶段:启动部署阶段(2020年1-3月)。成立图们市医共体管理委员会,召开医共体建设动员大会,完成各集团成立、授牌等仪式,设立集团内部各管理部门,制定集团章程和各项工作具体方案。

第三阶段:运行推进阶段(2020年3-12月)。按照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医共体建设工作,逐步统一内部管理制度,推进医共体项目库具体工作,落实各项配套政策。

第四阶段:总结评估阶段(2021年1月)。对医共体建设改革情况进行总体评估,总结阶段性成效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工作制度,完善医共体良性运行的长效机制。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担任双主任,市卫健、编办、发改、财政、人社、医保、市场监管、民政等部门负责人共同组建图们市医共体管理委员会,统筹推进医共体建设,积极争取各项政策,协调解决运行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卫健局局长兼任医管办主任,医管办代表政府负责日常监督、考核及协调工作。

(二)加强责任落实。各相关部门要积极沟通协调,及时出台配套政策,共同推进医共体建设。卫健局具体负责医共体建设和监管;财政局负责落实医共体财政投入政策和补偿激励政策;编办负责落实医共体配套相关人事编制政策;人社局负责落实医共体配套人事招录、医保局负责落实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政策。

(三)加强督导考核。医管委强化对医共体的考核和监督,建立健全医共体考核指标体系,加强督查评估,禁止牵头医院“跑马圈地”。通过督导考核,引导牵头医院履行责任、完善措施,主动帮扶基层,切实发挥引领作用。

(四)加强舆论宣传。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对医共体建设目的意义和政策措施的宣传力度,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力争取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对医共体改革工作的理解与支持,为顺利实施改革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