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北学:不尚标新立异 追求厚重古朴

2017-09-28 10:50:29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李菲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北学是河北省保定市流传的一种学术概念,“北学”这个说法最早出现在周代,那时候把学校设在都城四郊,以方位名东、西、南、北学,“北学”还仅是学校的名称,跟思想和学术没有关系。到南北朝时期,人们把南朝的经学研究叫做“南学”,把北朝的经学研究叫做“北学”,《清史稿·儒林传》中说:“北学守旧而疑新,南学喜新而得伪。”这时的“北学”已经成为学术概念。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个内涵凝固成一个历史的印记,定格在《辞海》之中:北学,指南北朝时北朝的经学。

  北学是中华民族众多学术流派中独秀的一枝,清初魏一鳌按照老师孙奇逢的要求,编撰了《北学编》。魏一鳌,字莲陆,直隶新安(今安新县)人,他编撰的《北学编》记述了汉至元等时代的34位燕赵籍的硕学鸿儒。后来,清初尹会一又编撰了《续北学编》,增添了清代燕赵籍学者13人。尹会一(1691—1748),字元孚,号健余,博野县人。清雍正年间历任吏部主事、扬州知府、河南巡抚、江苏学政等职。他崇尚实行,鄙薄空言,后人把他的著作汇编成《尹健余先生全集》。尹会一之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戈涛再续《北学编》,又增补燕赵籍清代学者5人,明代学者1人。

  《北学编》以及后来两次续编的作者和书中辑录的都是燕赵学者,可见魏一鳌、尹会一、戈涛等人并不认为“北学”包括“关学”、“洛学”,而是把三者看做并列关系。对蜀学、关学、洛学、齐学、鲁学、北学等学派创建者以及学派内代表人物的地域特点加以分析,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明确的结论:北学指的就是燕赵之学。(李菲)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