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工业台作化:促进工业和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2019-08-14 12:55:25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魏晓倩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1956年细河区实行了手工业台作化。首先由耿玉生等成立了区属第一户铁木生产合作社(今铸造厂),在1958年“大跃进”中,区铁木生产合作社下放给韩家店人民公社,铁锅年产量3.1万口。1961年中共中央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1964年韩家店铁木生产合作社上交市手工业管理局。1970年,又下放到细河区,成为区属企业,当年该厂实现利润15.2万元。1964年成立区建筑工程队(今区建筑公司),1969年以后相继创办了潜水泵厂、锅炉修造厂、采石场、锅炉水暖安装公司等区办企业。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细河区工业进入整顿、改革、发展、壮大的新阶段,1981年,成立集体企业联合社,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民主选举厂长,充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建立理事会、监事会,实行干部职务岗位津贴制度,开展经济技术协作,开展横向联合。1987年,区营企业全面推行租赁制,深化企业内部改革,中层干部实行聘任制,推行浮动工资、承包工资、计件工资及部分档案工资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股份制试点。到1988年,区营工业企业有15户。即:锅炉厂、水泵厂、农机修造厂、铸造厂、碳素厂、压力容器厂、压铸件厂、矿岩棉厂、针织厂、采石场、建筑公司、锅炉安装公司、企业供销公司、副食品公司、装修公司。其中全民企业1户(农机修造厂),集体企业14户,共有职工1902人。其中.全民职工210人,全区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213万元,利润97.8万元,销售收入1227万元.上缴税金62.4万元。

  1985年细河区成立外经办公室,1988年7月改名为细河区对外经济委员会。4年来共接待6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团组,洽谈举办中外合资企业,引进技术设备,开展“三来一补”(即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和外贸出口等业务。共引进新技术、新工艺273项,引进、招聘各类人才453人,开发新产品92种,新增产值4800万元,新增利税1230万元。细河区工业企业先后与21所大专院校、84个大、中企业,48个大、中城市,18个科研院(所)挂钩,开展全方位的横向经济联合与技术协作。(魏晓倩)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