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兴隆台区历史沿革

2019-07-12 11:25:45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玥莹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 兴隆台区古属幽州,汉属辽东,晋属高句丽,唐属渤海。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为防御北方女真族的袭扰修筑边墙,于广宁卫建造边堡和烽火台(今兴隆台区境内筑有两处烽火台)。崇祯十六年(1644年)明朝灭亡,境内1处烽火台年久失修,东南角受雨水冲刷出现窟窿,远近百姓称为窟窿台,窟窿台所在区域的村因此得名。清咸丰十一年(1861年),按谐音将窟窿台改为兴隆台。清朝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建盘山厅。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境内赵家窝棚、李家屯、桥头堡、沟沿子、兴隆台、裴家台、东药王庙、八里铺、郭家岗等村屯属盘山厅民字区(民字区驻地今上房沟村)所辖。于家窝棚、小良玉(五里铺)、杨家店、陈家屯、牛官屯、碱儿铺、狼窝、东高家窝铺等村屯属盘山厅图字所辖(图字区驻地今后胡嘴子)。清朝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盘山厅从盘蛇驿迁至双台子镇。清宣统元年(1909年)盘山厅划为8个区、乡。本境螃蟹沟(今带状公园)以北的赵家、药王庙、下董、南屯、牛官屯等村屯为盘山厅城厢区所辖。螃蟹沟以南的兴隆台、八里铺、杨家等村屯为盘山厅南一乡所辖。

  民国二年(1913年)盘山厅改为盘山县。民国三年(1914年)盘山县实行区、村制。全县设8个区,城厢区原属的赵家、牛官等村屯与南一乡的兴隆台、八里铺等村屯均划盘山县第二区所辖。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盘山县设8个警区。第一警区主村西药王庙村,附属村有西药王庙村、东药王庙村、裴家台、小盐锅(小锅)、兴隆台、桥头铺、赵家窝棚、郭家岗子、李家屯、沟沿子、吴家屯。第四警区主村为田家镇村,附属村有本境的王家窝棚、八里铺、于家窝棚等村屯。民国三十二年至三十四年(1943年至1945年8月)东北沦陷时期,盘山县实行街、村、屯制,全县划为2街、17村、75个屯。境内裴家台、李家屯、西药王庙、赵家窝棚、兴隆台、八里铺、杨家屯等属田家村所辖。粮窝(原名狼窝)属榆村堡村所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东北解放。同年12月东北民主联军战略转移,国民党军队占据盘山县,实行县、乡保制。设2街、15乡、86保。境内的屯改为保,行政区划未变。1948年1月,国民党军队逃离盘山县,共产党接收盘山县。2月建立盘山县民主政府,11月实行区、村制,设2镇、15区。境内李家村、裴家村、西药王庙村归双台子区辖。南部兴隆台村属田家区辖东部的牛官、陈屯村属榆村堡区辖。1955年,并区改乡。盘山县设2镇、6区、55乡。盘山县田家镇区辖境内的赵家乡、裴家乡、兴隆台乡。1956年2月,盘山县将55个乡调整为34个乡。境内裴家台乡、赵家窝棚乡、粮家乡。1958年8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的决议》,10月,盘山县将原34个乡合并,成立4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即人民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境内村屯属渤海人民公社辖。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